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编花篮(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花篮(教学设计)

《编花篮》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曲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三课《鄂豫皖小调》中的《编花篮》。这是一首优秀的河南民歌,是小调中的一种谣曲,表现出了日常生活中的情趣和风土人情。歌曲以抒情带叙事,描述了人们编花篮、采花时的美好心情和生动的生活场面,展示了人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 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与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音乐课,刘老师非常高兴,我特意学了一首歌曲送给你们。“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师:谁知道这首歌曲他的名字是什么?那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呢?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师:对,这是一首山东民歌,大家都很熟悉的《沂蒙山小调》。大家知道吗?我们各个地区的民歌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今天老师就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河南的民歌《编花篮》 (从学生熟悉的民歌入手,激发学生民歌的兴趣,引出歌曲《编花篮》) 学习《编花篮》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师:首先,老师请大家聆听这首歌曲,注意,你感觉那一句最有特点? 听完之后再问:谁来说一说,你感觉那一句最有特点? (第一句)(教师唱一下) 还有吗?(最后一句)(教师唱一下) 学唱歌曲中最具特色的乐句。 A:师:好,同学们 说的非常好,你们真善于聆听。好,我们,先看第一句 (师,唱:便便编花篮。同学们跟唱: 。看一下谱子,注意听老师唱: 。唱两遍歌谱。) (注意前倚音的时值很短,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师:同学们,你们先听老师用河南话来说一下“编编”字,然后在唱一下“编编”,大家说一下有没有相似之处。(音调像) 师:好,大家跟老师一起说一下好不好?学习一下河南话了啊。“编编编花篮”。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地道。我们再来唱唱“编编编花篮”。 师:大家唱的很好,如果我们声音在跳跃一下就更好听了。“编编编花篮” 师:再来一次“编编编花篮”声音跳跃一下。注意表情。 师:好极了,同学们,地方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B:好同学们,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哪哈咿呀嘿” 师:唱的真好,我们看看它的谱子“ ”注意这个1是两拍,大家注意要唱够它的时值。来,大家一起来,预备~~走“ ”。好,我们在唱一边歌词“那和咿呀嘿”。再来一次“哪哈咿呀嘿”。 师:好同学们,你们听听老师唱的是什么“这女子哪一点不如儿男恩。” 我唱的是什么?“豫剧”。哎,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你们在听着一句“那和咿呀嘿”曲调上像不像?好的我们大家把河南的豫剧因素用在我们这首歌中,好不好?来,我们再来唱一遍“那和咿呀嘿” 师:在演唱方法上和豫剧中的甩腔有着相同的效果,首音语气加重,声音位置提高。注意控制气息。来我们大家再来一次注意气息“哪哈咿呀嘿”。我们只来唱唱“嘿”。再轻一些“嘿”。好多了,“哪哈咿呀嘿”大家再来一次“哪哈咿呀嘿”。 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师:同学们,这两句最有河南的地方特色,我们来再次聆听歌曲,跟唱最有特色的这两句。(其余的句子,注意听) 趣味理解歌词。 师:同学们,大家刚刚听了这首歌曲,老师也很想,唱唱这首歌曲,大家说行不行?(行)我有一个小要求,这首歌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内容呢?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歌曲。(跟伴奏)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呢? 师:一个姑娘干什么去了?(上南山摘牡丹)好的让我们从朗读歌词中感受姑娘摘牡丹时的愉快心情好不好? (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了上山摘牡丹在编花篮的情景。表达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摘到鲜美娇艳的牡丹花的喜悦心情。) 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朗读歌词。 我们用歌词接龙的形式来进行好不好?老师说“编编”大家说“编花篮”顺便用手拍出它的节奏。我们试试第一句好不好? 师:好,大家拍的很好,来看这一句“银个丹丹嘿,银牡丹”,大家从“嘿”开始进入,来试试“银个丹丹”生:“嘿银牡丹。”“嘿”从后半句进入。再来一次 。最后一句接唱“银牡丹那个哪哈咿呀嘿” 师:很好,我们跟上伴奏来一次。 了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 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大家一起读出来:“蓝”“山”“丹”“艳”。大家说,这些次有什么特点啊?(押韵),它的韵母都是“an” 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