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8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VIP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8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8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PAGE  PAGE 19 第8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时空坐标单元主旨(1)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经济势力入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2)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3)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1eq \a\vs4\al(|)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 (1)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2)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减少了在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 3.影响 (1)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易错提醒]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一是从地域上看,中国内地自然经济受外国资本主义冲击有限;二是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主要活动(19世纪60—90年代) 类别旗号表现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民用工业“求富”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培养人才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3.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4.影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瓦解作用。 [易误辨析]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核心问题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史料一 鸦片战争后,①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②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③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史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⑤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④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⑥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⑦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信息解读 史料一: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①“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传统的丝茶贸易不断增长 ②“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出口以农副产品为主,品种不断增加 ③“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受外资需求影响较大 史料二:近代工业化对近代中国产生的作用,④“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 ⑤“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⑥“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技术得到革新 ⑦“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归纳该时期中国出口商品的特点。这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特点:出口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