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中确定年代的1些方法
引言
追寻历史
语言
现代人的起源;数学
某个变量N变化的速率dN/dt与N成正比,
一阶常微分方程
dN/dt=-gN
初始条件 N(t=0)=N0
解:
N/N0=exp(-gt)=exp(-t/t);物理
过程
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这个量成正比的过程是一种最简单,最普遍的过程。即使是更复杂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用这种过程近似。;[例3] 发光
dN/dt=-N/t
N(0) = N0
N= N0exp(-t/t)
放射性原子衰变……
;其他自然领域内的现象,甚至社会现象中也有类似的过程。
考古学、 地质学、 语言学、 人类学用这类过程确定年代
由N个个体组成的群体,发生变化,单位时间内发生变化的个数与群体中尚未变化的个数成正比,按照前面的分析,时间t时群体中尚未变化的个数N(t)与初始个数N0的比为
N/N0=exp(-gt)=exp(-t/t)
速率g; 寿命t=1/g (个体发生变化的平均时间);;特征时间和变化率的其他表示
半衰期T1/2: N(t)降到N0/2的时间
N(T1/2)/N0=exp(-T1/2/t)=1/2, T1/2 = tln2?0.69t
千年保有率c: N(1000)/N0=exp(-1000/t)=c,
t=-1/ln c (ka)
百万年变化率d: [1-exp(-1Ma/t)]=d
t=-1/ln(1-d) (Ma);1.追寻历史
1. 1. 我们是怎样了解过去的
我们读史书,里面记载着古代民族的历史
我们身上就有这些古人留下的许多东西:语言,风俗习惯,文化艺术,血缘关系
然而,这些古老的民族有的住在边远地区,有的则在远古时期就绝迹了
对于他们的历史,我们知道的不仅是故事或传说,而是精确的日期和数字。我们不仅能知道那些古代帝王的名字,而且知道他们怎样治国,怎样作战,怎样生活起居,怎样受人膜拜。我们得知这些王朝何时建立,如何覆灭,并且可以算出这些都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
然而当时并不曾有现代的计时方法,现代的历法还没有创造出来。 ;那么,人们究竟是怎样了解过去的呢?
古籍,考古,民族学;1. 2. 历史和传说
历史
有文字的历史
史前史:没有文字记录之前人类的历史
传说
没有实物证明,只有后人记录的传说
考古使一些传说成为信史
殷墟
对中国上古史的看法经历了全盘肯定——否定——科学分析的过程。从孔子到20世纪初,主流思想认为中国历史是一个从辉煌的远古不断沦丧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转而对上古持怀疑否定态度。;甲骨文字的发现和殷墟的考古挖掘重现了殷商的历史。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
王懿荣(1845—1900) ,翰林院编修,1898-1900年间。
刘铁云(1857—1909) ,老残游记作者,最早墨拓甲骨文出版《铁云藏龟》;;“甲骨四堂”
罗振玉(1866-1940) (雪堂) 出土地点,卜辞,殷墟书契前编,后编
王国维(1877-1927 )(观堂)根据甲骨文重建了商王继承顺序使史记的记述有了物证(1916)
郭沫若(1892-1978)(鼎堂) 卜辞通纂(1933)
董作宾(1895-1963) (彦堂) 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 殷历谱(1945);……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缔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撰写的王国维碑文
现存于清华大学 礼堂前西南;殷墟的发掘
1928-1937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5次发掘,中国学者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科学考古
所长 傅斯年(1896-1950) 考古组 李济 (1896-1979) ;发掘: 董作宾,李济,郭宝钧(1893~1971),梁思永(1904-1954),石璋如(1902-2004)
系统挖掘了商王宫殿,宗庙及陵墓区;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2万多片甲骨,数以万计的其他器物(青铜器,玉器,骨器,蚌器),大量人骨、兽骨标本。科学地确立了殷墟作为殷商王都的地位。;司母戊大方鼎 133x110x78cm3, 875 kg 1939年出土;商代宫室(复原);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据曾多次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