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脉络知识
shuiyue0215
z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
?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
通史坐标
????通史综述
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 荣鼎盛。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
[史实要点]
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选修远古禅让制、公天下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原始文字、绘画?夏商
西周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土地制度:井田制;耕作方式:奴隶集体耕作;生产工具:金石并用;手工业:青铜;商业“工商食官”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
战国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改革变法、郡县制雏形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铁犁牛耕;重农抑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诗经》、《离骚》、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孔子、商鞅变法[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上,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2. 经济上
(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 思想文化上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3)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史实要点]
政治经济文化选修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集权;汉:郡国并行、察举制、中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王景治黄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汉赋秦始皇[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上:大一统政治体制在全国确立。秦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称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所开创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到了汉代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并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这一体制的核心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无可分割性和世袭性。
2. 经济上(1)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国家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3.思想文化上: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
(2)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3)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经受了打击并实现复兴,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解题探究]2013·北京高考)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唐朝前期黄河流域765669长江流域342611(2)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
答案 (2)变化: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矩形的判定》导学案.doc
- 《穷人》案例.doc
- 《老人与海》石修改稿.ppt
-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苗瑞.ppt
- 《祝福》(定稿).pptx
- 《认识图形》教学参考课件.ppt
- 《草原》PPT课件_562738.ppt
- 《数学广角——应用策略问题》教学课件.ppt
- 《琵琶行》石.ppt
- 《高一政治第十二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doc
- 2025年公共卫生应急资金申请申报技巧报告.docx
- 量子计算2025年行业应用案例分析:量子计算产业园区建设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器械售后市场服务网络布局与市场规模拓展研究报告.docx
- 怎制作心理健康ppt课件.pptx
- 2025年城市综合体智能化项目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报告.docx
- 前瞻性分析:2025年天然气勘探开发市场潜力与投资策略报告.docx
- 文化艺术中心建筑智能化系统与消防设计评估报告.docx
- 短视频平台用户互动与社区建设研究报告.docx
-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25年实施方案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体检中心服务质量改进与增值服务创新应用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