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防御教学大纲选编
PAGE
PAGE 8
《地震灾害与防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课程中文名称地震灾害与防护课程英文名称earthquake disaster and prevention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学分/学时2/34适用专业全校先修课程推荐教材(参考书)胡聿贤,地震工程学[M]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6年.二、课程简介(中文)
《地震灾害与防护》课程,是通过一个个地震中发生的故事,讲述地震有关的方方面面。着重该学生了解地震产生的机理、预测的途径、防震的方法、抗震的措施、疏散的技术、救援与自救、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其中抗震的措施、疏散的技术、救援与自救是主要内容。
三、课程简介(英文)
Through some special stories occurred in typical earthquakes, this course introduced many basis knowledge related to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prevention. The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production method, prevention technology, earthquake-resistant measures, evacuation knowledge, rescue and self-rescue,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course. The primary knowledge are earthquake-resistant measures, evacuation knowledge, rescue and self-rescue.
四、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地震有关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震级、烈度概念,了解建筑工程的各类结构特性,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了解地震疏散的相关知识,了解地震中救援与自救的相关基本知识。
四、教学进度表
章次题目教学时数第1章地震灾害介绍3学时第2章地震机理3学时第3章地震设防3学时第4章建筑抗震-砖砌体3学时第5章建筑抗震-框架2学时第6章建筑抗震-剪力墙2学时第7章建筑抗震-基础隔震3学时第8章建筑抗震-耗能技术3学时第9章地震应急疏散2学时第10章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3学时第11章地震地质灾害-泥??流2学时第12章地震地质灾害-海啸2学时第13章地震恢复重建3学时总计34
(以章为单位对教学内容做出学时要求安排。)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开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讨论成绩等构成)
六、正文
第一章 地震灾害介绍(教学时数3)
教学目的:了解地震造成的严重灾害,包括直接灾害与间接灾害。
教学重点:说明地震灾害与建筑工程破坏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筑工程的抗震特点。
主要教学方法:利用纪录片、图片等来说明地震灾害的破坏特点。
第二章 地震机理(教学时数3)
教学目的:了解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主要认识地震断层、发震方式等知识。
教学难点: 地震的主要概念如震级、烈度等知识。
主要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和参考书,采取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本章基本概念:
小震、中震、大震、震级
本章思考题:
2-1 地震的大小是如何度量的?
第三章 地震设防(教学时数3)
教学目的:本章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抗震设防的三个环节。
教学重点:抗震设防的三个环节、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标准的关系、各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要求。
教学难点: 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标准的关系。
主要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和参考书,采取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本章基本概念:
选址、设计、施工、使用
本章思考题:
3-1不同时期抗震设防标准与基本烈度的关系是什么??
3-2不同级别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其相应工作内容是什么?
第四章 建筑抗震-砖砌体(教学时数3)
教学目的:了解砖砌体的地震破坏特点及抗震措施。
教学重点:抗震加固措施。
教学难点: 梁柱加固的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利用图形、图片。
本章基本概念:
圈梁、构造柱
本章思考题:
4-1构造柱的设置需要注意什么方面?
第五章 建筑抗震-框架(教学时数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