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强夯法处理地基
浅谈强夯法处理地基
摘要:近年来,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这里结合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阐述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要求及方法。
关键词: 强夯法,设计,技术效果,地基
前言:
强夯法在国际上称动力压实法或动力固结法,是用起重机械( 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角架、龙门架) 将8 t~ 40 t 夯锤起吊到6 m~ 25 m 高度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大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冲击应力,迫使土体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溢出,使土粒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地基加固方法,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一、强夯法的加固机理
强夯法是应用功能转换的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地基土在强大的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强制压缩或振密,局部液化,夯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逸出,经时效压密,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力,降低了其压缩性。
二、强夯法的施工工序
试夯设计——试夯——试夯检测——修正试夯参数——再试夯——再试夯检测——强夯设计——强夯施工——夯后检测——验收交工
三、强夯施工参数的选择
强夯施工参数包括夯击能、夯点的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点间距、夯点布置、加固范围和间歇时间。它们可通过试夯确定。
1.夯击能选择
夯击能可以根据Menard 修正公式或《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中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进行确定。Menard 修正公式为式中:H 为加固深度,m;W 为锤重,t;h 为落距,m;α 为修正系数,取0.5。
2.夯点的夯击次数
夯点的夯击次数是取得最好加固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夯点击数小,达不到压密加固效果,击数过大,不仅费用高,有时还会降低地基土承载力。夯击次数应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夯击次数的原则。另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3.夯击遍数
夯点需要有一定的间距,使夯击时夯坑产生冲剪,从而在夯坑底形成一个挤压加固区。为使所产生的挤压力受周围土约束,侧面应有一定间距的不扰动土。为了加固未挤密土,需增加夯击遍数。这种分遍夯击, 实际上就是夯点分批夯击。一般情况下,对碎石、沙砾、沙质土或垃圾土,夯击遍数为2~3遍;黏性土为3~8 遍,泥炭为3~5 遍。
4.夯点间距
夯点间距的选据宜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加固土层厚度及土质条件,通过试夯确定。对细颗粒土来说,为便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夯击点间距不易过小。当加固深度要求较大时,第一遍的夯点间距更不宜过小,以免夯击时在浅层形成密实层面,影响夯击能往下传递。根据工程经验,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选5~9 m(对土层较薄的沙土或回填土,取较大值),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与第一遍相同,也可适当减小。对加固深度要求大的工程或单点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道夯击点的间距应适当增大。
5.夯点布置
布点形式和间距依地质情况、能级和夯锤面积等确定。为了更好地达到设计要求,多数情况需试夯确定。工程中常用的夯点布置主要有以下两种:
(1)单点间距一般为1.5D~2.5D(D 为锤底直径),呈一批方格布置(a)、二批梅花形布置(b)
(2)满夯为挨点错位相切,二批方格布置(c)
6.加固范围
由于建筑物基础的应力扩散作用,强夯处理的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具体扩大范围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般情况下,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且不宜小于3 m。
7.间歇时间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间歇时间,以利于强夯时上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间歇时间取决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与土的类别、夯点间距等因素有关。沙性土地基渗透系数大,一般在数分钟和2~3h 即可消散完,但渗透性差的黏性土地基,一般需要数周才能消散完。夯点间距对孔压消散速率也有很大的影响,夯点间距小,孔压消散得慢,反之,夯点间距大时,孔压消散得快。
四、强夯法的优点和效果
1)施工设备、工艺简单。
仅用一台起重机和重锤即可施工,操作简便, 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都较容易。
2) 适用土质范围广。
能加固各类软弱地基, 特别是碎石类填土地基。
3) 加固效果好。
夯后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 倍~ 5 倍。压缩性可降低2 倍~ 10 倍,施工期间沉降量可达设计荷载下沉量的60% ~ 90%, 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 m~ 10 m, 同时可防止地震区砂石液化和消除或降低大孔土的湿陷等级。
4) 工效高、施工速度快。
每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