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井地层对比沉积盖层评价
PAGE
测井地层对比、沉积、盖层评价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8087649 第一节 测井地层对比—层序地层分析 PAGEREF _Toc298087649 \h 2
HYPERLINK \l _Toc298087650 第二节 测井沉积学分析 PAGEREF _Toc298087650 \h 19
HYPERLINK \l _Toc298087651 第三节 测井烃源岩评价 PAGEREF _Toc298087651 \h 37
HYPERLINK \l _Toc298087652 第四节 测井盖层评价 PAGEREF _Toc298087652 \h 47
测井地层对比、沉积、盖层评价
第 PAGE 58 页 共 57页
第一节 测井地层对比—层序地层分析
测井地层对比是测井资料应用的一项根本任务。主要的方法有:1)直接相关对比分析;2)模式识别等算法对比软件。传统的地层或储层对比主要采用以油砂体为基本单元进行岩性???电性对比。但此种对比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出现不等时性对比,即穿时现象。
习惯上认为,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地层对比是等时的,而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对比存在穿时现象说明:1)不同时间域的沉积体成岩后在测井响应上无异常;2)缺乏合理的对比理论。90年代以来层序地层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地层对比的观念和原则。层序地层学发展和建立了一整套概念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而测井层序地层学对比是以准层序为基本单元,按照层序地层学原理进行储集体的对比和划分,通常可获得与用传统的岩性地层学对比方法所获得的大为不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再与与地震、生物地层、同位素测井资料等结合可以建立高分辨率的年代层序地层框架。
一、基本概念
根据Haq(1988)和Van Wagoner(1990)等的观点,层序可分为九级。
测井层序地层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1)层序;
2)准层序组
3)准层序(副层序)
层序 是以不整合面或与不整合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面的一套成因上有联系的、相对整一的、连续的地层序列。根据客观标准(包括边界面类型、准层序组的分布以及其在层序内的位置)可将层序进一步分成不同体系域。体系域被定义为由一组有成因联系的、同时代的沉积体系组成(L.F.Brown,1977),在层序中沉积体系域的形成取决于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低水位(LST)或陆架边缘体系域(SMST)、海侵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组成。而沉积体系是成因上相关联的沉积相的三维组合。
准层序 是以海(湖)泛面或与其相对应的界面的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相对整合的岩层或岩层组序列,在层序中有特定的位置,准层序可以以层序边界为顶界面或底界面。绝大多数硅质碎屑岩准层序是进积序列;有些硅质碎屑岩及大多数碳酸盐岩,准层序是加积序列,并且向上变浅。
准层序组 是由准层序组成,是具有清晰叠加模式的一组有成因联系的准层序序列,它以主要海(湖)泛面及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边界。其叠加方式有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不同的叠加方式取决于沉积速度与可容空间形成速度之比。
图1-1 准层序组中准层序的叠加方式、横剖面和测井解释(据Vagoner,1990)
图1-1表示一个具波状交错层理和生物钻孔的下临滨砂岩准层序组边界,其下与海岸平原岩系呈突变接触。图1-1中,1-海岸平原砂岩和泥岩;2-浅海砂岩;3-陆架泥岩;①—④为4个准层序,即每个层序组由4个准层序组成。
二、准层序组的测井响应特征
不同叠置方式的准层序组其测井响应特征也不同相同。图1-2表示了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的测井响应特征。
(1)进积型准层序组
其沉积速度大于可容空间增加速度,朝盆地方向层序时代变新,呈前进型海退,且从老到新厚度增大。SP及GR测井曲线特征为较光滑状或锯齿状漏斗型进积模式。
(2)退积型准层序组
以后退方式向陆地方向沉积一系列连续的新的准层序,其形成是由于沉积速率小于新增空间速率造成。SP及GR测井曲线特征为较光滑状或锯齿状钟型退积模式。时代越新的准层序所含页岩或泥岩越多,孔隙度越小,声波时差低,电阻率越小。
(3)加积型准层序组
新增空间速率大约等于沉积速率;一系列新的准层序一个个叠加,而没有明显的横向移动。测井曲线以光滑或锯齿状箱型为特征。
不同叠置方式的准层序组,其测井曲线不仅在垂向上具明显特征,而且在横向上从陆地向盆地也具不同的变化趋势特点,这种特点在区域层序地层对比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2 准层序组的测井响应特征(据Vagoner,19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