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城市休闲业调研以青岛为例2.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滨城市休闲业调研以青岛为例2

《基础休闲学》 实 践 项 目 作 业 报告题目: 海滨城市休闲调研-以青岛为例 学生姓名: 张晓威 滕藤 程文阔 二级院系: 旅游与食品学院 专业班级: 旅游管理121班 完成时间: 2014/06/20 海滨城市休闲业调研-以青岛为例 引言   青岛市依山傍海,景色优美,天气宜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都十分优越,是举世著名的避暑、疗养、旅游观光胜地,可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海上都市、欧亚风情”。作为海滨城市,青岛海滨旅游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齐桓公、齐景公都曾坐船巡视游琅琊,齐景公还坐船游胶州少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五次大规模巡游到现青岛地域的琅琊台,汉武帝也曾多次来到琅琊等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滨旅游活动则出现在近代,尤其是1897年青岛开埠成为德国殖民地之后,德国侵略者在青岛建了一批服务于欧洲侨民的休疗养设施,这成为青岛近代海滨旅游的发端.凭借其独特且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舒适宜人的气候环境和通商口岸的交通便利,青岛很快成为国内最负盛名和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城市。本文主要从发展现状、演变过程、优势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建议与对策五个方面对青岛海滨旅游业展开调研。 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尤其进入21世纪,旅游已成为大众一种休闲的娱乐方式,而青岛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坚持以严格保护,合理开发,依法管理,永续利用为原则,以海滨风光、崂山名胜、历史名城、休闲度假为主题,坚持高起点、高品位、有特色、出精品,逐步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使青岛的旅游城市形象和特色更加突出。根据199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青岛市城市定性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主体功能定位为“以港口为主的国际综合交通关键、国际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区域性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国家高新产业、综合化工、轻纺产业基地;旅游、度假、避暑、文化娱乐中心”。青岛旅游业正逐步发展成以沿海海滨带为主体,以滨海城市组团、旅游景区、度假区为重点,延伸辐射陆域纵深和近岸海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机整合,构成了“一线、两翼为重点,城、海、山、陆联系互动”的总体发展格局。 青岛旅游资源丰富,而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青岛的旅游业不仅是青岛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青岛的旅游服务体系也内容全面、功能完善,特别是承借奥运契机以来,万豪、雅高、洲际等国际品牌纷纷进驻青岛,使青岛的旅游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同时,青岛的旅游交通服务也已做到便捷畅通。 但是青岛缺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对国际游客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青岛虽对国内游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因对国内旅游所产生的效益不够重视,加之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使青岛的国内旅游业出现了一种“隐性衰退”的现象。因此,青岛的旅游业亟需科学的管理、引导与调控,否则将影响青岛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演变过程 青岛海滨旅游的发展变迁在国内海滨旅游城市中具有典型性。临近政治中心的区位优势、通商口岸的交通便利、优质的海滨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得青岛很早就成为国内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也是国内少数完整经历近代以来4个发展阶段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 ㈠、殖民地时期(1897-1922) 1897年德国侵略者以山东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胶州湾,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青岛遂成为德国殖民地。德国在占领之初意欲将青岛建设成为服务于欧洲侨民的旅游休闲度假城市。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将青岛辟为4个区域,分别是青岛区(欧洲人居住区)、颐养区(别墅区)、大鲍岛区(华人居住区)和实业区(经济贸易区),实行“华欧分区”。欧洲人居住区规划在青岛湾畔的沂水路、江苏路、德县路一带,别墅区规划在汇泉湾畔的莱阳路、栖霞路一带,依山面海,风景秀丽。 ㈡、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接管时期(1922-1949)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北洋政府接管青岛。这一时期青岛海滨旅游发展总体上处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阶段,官僚资产阶级和社会精英阶层成为海滨旅游发展的主体。海滨旅游空间布局由汇泉湾沿海岸线向东延伸,新建的海滨旅游设施主要服务于官僚买办、大资本家和文化精英们,八大关别墅度假区是这一时期海滨旅游需求形态和接待设施的典型代表。海滨休闲旅游活动仍是少数社会精英阶层的特权,普通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