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砂浆和溷凝土用硅灰GBT27690-2011.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砂浆和溷凝土用硅灰GBT27690-2011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2011) 起草人:张利俊、蒋玉川、崔拥鹏、李春亮、朱启林、诸葛顺金、李运北、王洪涛、乔渊、刘可心、刘松柏、王宝民、俞海勇、杨磊、安同富、张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于本文件。 GB/T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9587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18736-200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 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C/T 420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JC/T 681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硅灰 silica fume 在冶炼硅铁合金或工业硅时,通过烟道排出的粉尘,经收集得到的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粉体材料。 3.2 硅灰浆 silica fume slurry 以水为载体的含有一定数量硅灰的匀质性浆料。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硅灰按其使用时的状态,可分为硅灰(代号SF)和硅灰浆(代号SF-S)。 4.2 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分类代号和标准号组成。 示例:硅灰浆,标记为:SF-S GB/T 27690-2011 5 要求 硅灰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项目指标固含量(液料)按生产控制值的±2%总碱量≤1.5%SiO2含量≥85.0%氯含量≤0.1%含水率(粉体)≤3.0%烧失量≤4.0%需水量比≤125%比表面积(BET法)≥15m2/g活性指数(7d快速法)≥105%放射性Ita≤1.0和Ir≤1.0抑制碱骨料反应性14d膨胀率降低值≥35%抗氯离子渗透性28d电通量之比≤40%注1:硅灰浆折算为固体含量按此表进行检验。 注2:抑制碱骨料反应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为选择性试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协定决定。6试验方法 6.1 SiO2含量 按GB/T 18736-2002附录A进行。 6.2 氯含量 按JC/T 420进行。 6.3 含水率、烧失量、总碱量 按GB/T 176进行。 6.4 固含量 按附录A进行。 6.5 需水量比 按GB/T 18736-2002附录C进行。 6.6 比表面积 按GB/T 19587进行 6.7活性指数 按附录B进行 6.8 放射性 按GB 6566进行。 6.9 抑制碱骨料反应性 按附录C进行。 6.10 抗氯离子渗透性 按照GB/T 50082-2009第7章进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用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电通量之比表示。混凝土配合比用材料应符合GB 8076-2008的规定。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为400kg/m3±5kg/m3,砂率为36%~40%,坝落度控制在80mm±10mm;受检混凝土中掺入硅灰10%(占胶凝材料总量比例),并采用符合GB 8076-2008标准中标准型高效减水剂要求的奈系减水剂调整受检混凝土坍落度,减水剂的减水率要求大于18%. 注:硅灰浆制样方法参照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批号、取样和留样 取样按GB/T 12573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以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5kg,硅灰试样应分为两等份,一份供产品出厂检验用,另一份密封保存6个月,以备复验或仲栽时用。 7.2 检验 7.2.1 出厂检验 每一批号硅灰出厂检验项目包括SiO2含量、含水率(固含量)、需水量比、烧失量。 7.2.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第5章的全部性能指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新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 7.3 判定规则 7.3.1 出厂检验 SiO2含量、含水率(固含量)、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的检验结果均应符合第5章的要求,若有一项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品,不能出厂。 7.3.2 型式检验 产品所检验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