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精华笔记—细胞膜及跨膜运输.docVIP

细胞生物学精华笔记—细胞膜及跨膜运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精华笔记—细胞膜及跨膜运输

细胞生物学 细胞膜及跨膜运输 -  PAGE 7 – 共 NUMPAGES 7页 细胞膜 概念: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将细胞中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维持细胞特有内环境。 功能 ◆ 侧向扩散 ◆ 翻转运动 ◆ 旋转运动 ◆ 弯曲运动 ◆ 伸缩振荡 特性 流动性 存在状态 液晶态——既具有固态的有序性,又有液态的流动性 形式 ★ 胆固醇的含量:虽可稳定相变温度,但多↓ ★ 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长↓,短↑ ★ 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卵、鞘占膜脂的50% △卵磷脂:含不饱和脂肪酸程度高 ↑ △鞘磷脂:含 饱和 脂肪酸程度高 ↓ ★ 膜蛋白的含量(内在蛋白):类似胆固醇 影响 意义 ★使膜具有缓冲作用,不易破裂 ★有利于内在蛋白作用发挥 ★有利于膜的正常分裂及吞噬、吞饮作用发挥 不对称性 ◆ 外层:胆固醇、磷脂酰胆碱(PC)、鞘磷脂(SM)含量多。 ①由于碳氢链长互相凝集,伸至全膜; ②三种成分亲合力强,影响流动。 ◆ 内层: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含量多。上述三种成份头部基团带较强的负电荷,所以细胞内侧负电荷大于细胞外侧。 膜脂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不对称性 ★外层:①主要是与膜结合的酶分子,如ATP酶、核酸酶, 乙酰胆碱酶等。 ②糖蛋白、糖脂的低聚糖残基位于外层。 ★内层:主要是外周蛋白,如血影蛋白、锚定蛋白、细胞骨架 蛋白、G蛋白、AC等。其以亲水氨基酸与磷脂亲水端相结合。 ◆糖蛋白、糖脂都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 ◆细胞内膜系统上的糖蛋白都位于膜腔内侧面。 膜糖类不对称性 膜蛋白 45%左右 生物膜特定功能主要执行者 膜糖类 2-5% 识别 稳定 保护 成分 膜 脂 55%左右 细胞骨架 胆固醇:占膜脂1/3 磷脂:占膜脂2/3 糖脂:占2%左右 磷脂酰胆碱 (卵磷脂PC) 磷脂酰乙醇胺 (脑磷脂PE) 磷脂酰丝氨酸 (PS) 磷脂酰肌醇 (PI) 鞘磷脂   (SM) 糖蛋白:占膜糖类90%。 糖 脂:量少。 膜内在蛋白(整合、镶嵌、跨膜) 膜外在蛋白(外周蛋白) 脂锚定蛋白(脂连接蛋白) 占膜蛋白的70-80% 镶嵌于脂质双层中间 ??要是跨膜蛋白 占膜蛋白的20-30% 主要位于胞质面 细胞外表面很少 位于膜的两侧,与子分子结合 在细胞膜外表面共同构成“细胞外被” 或称“糖萼” 细胞膜的功能 ● “界膜”,对细胞起保护作用,为细胞提供生命活动的内环境 ● 内外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 ● 细胞识别与信息传递 ● 催化和调节生命代谢活动 ● 形成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 极性亲水头部:磷酸、磷脂酰碱基(胆碱) 非极性疏水尾部:两条非极性的、疏水的脂肪酸烃链 ◆ 双层排列:称“脂质双层”(lipid bilayer) ◆ 磷脂分子亲水头部都向膜的内外表面,疏水尾部向膜的中央 通常脂质双分子层又称为“双亲分子” ● 结 构 (以磷脂分子为例) ◆ 构成生物膜的骨架 ◆ 膜的流动为膜的运动、分裂、物质交换提供了保证和便利 ◆ 膜脂的双亲性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起选择和屏障作用 ● 功 能 膜 脂 ◆ 特 点 ● 埋在脂质双层内的氨基酸都是疏水的。 ● 露在脂质双层内外表面的氨基酸都是亲水的。 ◆ 功 能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完成 ● 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膜转运Pr、出胞、入胞) ● 信号转导(信号—受体—cAMP—PKA) ● 细胞的分裂和运动(周边蛋白):如吞噬、吞饮 ● 催化作用(酶) ● 特异性抗原(细胞表面抗原:免疫球蛋白) 膜蛋白 膜糖类 功能 ◆ 保护、润滑、粘附、识别。主要由细胞外被完成。 ◆ 糖分子具有稳定蛋白质分子功能,使之不能随意翻转,对蛋白质的定位、固定、稳定起作用。 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 片层结构模型lamella structure model (1935年) ◆蛋白质——磷脂双层——蛋白质 ● 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两暗夹一明结构) ● 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1972) 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骨架,双分子的亲水头部都向着膜的内外表面, 内在蛋白质镶嵌其中;周边蛋白位于膜的内表面,糖链位于膜的外表面。 ● 脂筏模型:脂筏(lipid rafts):膜中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区,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的蛋白质。 这些区域比膜的其他部分厚,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性。 △ 外层脂筏:主要含有鞘脂、胆固醇和GPI-锚定蛋白 △ 内层脂筏:此区有许多酰化的蛋白质,特别是信号转导蛋白(如:蛋白激酶等),在膜内形成一个平台 △脂筏的意义:★许多蛋白聚集在脂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