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因人而异.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生保健 因人而异

养生保健 因人而异 养生,即保养生命,属于对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养生学的研究也日趋活跃。可盲目的追求养生,往往适得其反,养生也是需要量体裁衣的。中医对体质的研究,使养生的规范、推广及“个体化”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中医学根据人体各方面的不同表现,将人的体质主要分为十种:即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特禀体质。下面将各体质常见表现及简单养生方法介绍如下:   一、气虚体质养生方法   1、常见表现:平素消瘦或偏胖,易患感冒,语音低弱,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弱。   2、食物养生:气虚质者的饮食调养可选择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小米、粳米、扁豆、红薯、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牛肉、兔肉、鸡蛋等;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   3、药物养生: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若症状较常见表现明显,伴食少腹胀、大便溏泄者,为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伴气短懒言,咳喘无力者,为肺气虚,宜选补肺汤;伴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者为肾气虚,可服用肾气丸。   4、其他养生:气虚者卫阳不足,易感外邪,应注意保暖,不要汗后当风,以防外邪侵袭;劳则气耗,气虚质者当注意不可过于劳作,以免更伤正气。   二、血虚体质养生方法   1、常见表现:平素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发白,易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弱。   2、食物养生:可常食动物肝脏,猪牛羊肉,龙眼肉,菠菜,荔枝,黑木耳等有补血养血作用的食物。   3、药物养生:症状较重者可常服四物汤、当归补血汤或归脾汤。若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气虚表现,可选八珍汤气血双补。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也可做成丸剂,长期服用。   4、其他养生:为防止“久视伤血”,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多参与令人愉悦的活动。   三、阴虚体质养生方法   1、常见表现:平素体形偏瘦???耐冬不耐夏,心中烦躁,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2、食物养生:宜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素食;少食肥甘厚腻。中国传统将葱姜蒜等辛辣之品称为“小荤”,也应适量少吃。   3、药物养生:若常见表现加重,伴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者,为肺阴虚,宜服百合固金汤;伴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者,为心阴虚,宜用天王补心丹;伴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者,为肾阴虚,可服六味地黄丸;伴胁痛、视物昏花者,为肝阴虚,宜服一贯煎。“秋冬养阴”,于秋冬季节进补,效果更好。   4、其他养生:此种体质耐冬不耐夏,夏季要注意避暑;为防性生活太过伤及阴精,应适当节制房事生活:应保证睡眠规律及睡眠时间充足。   四、阳虚体质养生方法   1、常见表现:平素畏冷,耐夏不耐冬,手足不温,四肢倦怠,喜热饮食,小便清长,大便时稀,舌淡胖,脉沉迟。   2、食物养生:多食肉类,以汤为佳,如:羊肉、鸡肉、狗肉等;菜或汤中加入葱姜蒜等辛味之品;多食核桃等坚果。   3、药物养生:若常见表现伴胸痛彻背、咳喘心悸者,为心阳虚,宜用桂枝加附子汤;伴腰脊冷痛、男子阳痿滑精、女子宫寒不孕者,为肾阳虚,宜服金匮肾气丸;伴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下利清谷者,为脾阳虚,可选理中汤。“春夏养阳”,与春夏时进补,效果更好。   五、阳盛体质养生方法   1、常见表现:平素形体壮实,声高气粗,面赤,冲动易怒,怕热喜冷,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舌红苔黄,脉数。   2、食物养生:少量饮酒;忌辛辣,如辣椒、葱、姜、蒜等;少食牛肉、羊肉、狗肉、鸡肉等温阳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如:黄瓜、西瓜、香蕉、苦瓜、莲子、藕等;多饮绿茶。   3、药物养生:可常用菊花、苦丁茶沸水泡服。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4、其他养生:培养需要耐性的兴趣,如:书法、绘画、象棋等;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登山,跑步等,根据自我爱好调整。   六、血瘀体质养生方法   1、常见表现:平素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健忘易烦,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2、食物养生:葱、姜、蒜等辛温调料;茄子、木耳、油菜、慈姑、核桃等蔬菜;山楂、桃仁、提子、菠萝等水果;可常饮红糖,少量饮酒,多吃食醋等。   3、药物养生:可选活血养血之品,如:川芎、当归、地榆等。若常见表现加重,伴痛经,少经,经闭,可用血府逐瘀汤。   4、其他养生:多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血行;保持心情愉悦,使气和血畅。   七、痰湿体质养生方法   1、常见表现:平素体形肥胖,喜食肥甘厚味,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身重痰多,口黏腻或便溏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