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谈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摘要】本论文选取磁器口这一城市片段作为实例,对建筑与城市产生之间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相辅相成 相互交融又相互衬托 组成部分与反映
从城市产生来看:
在定义上,城市,是以非 HYPERLINK /view/16684.htm \t _blank 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 HYPERLINK /view/159555.htm \t _blank 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 HYPERLINK /view/714050.htm \t _blank 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 HYPERLINK /view/714016.htm \t _blank 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 HYPERLINK /view/1157903.htm \t _blank 公共设施。而建筑则是指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
人类从早期的居无定所,随遇而栖到以群体形式进行捕猎,继而因为便于贮藏的原因定居下来,后来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便在驻地周围扎上篱笆。这便是早期具有目的,带有功能的人工构筑物。篱笆围合形成了早期的村落。在村落内出现了用猎物进行交换的地方,这便是“市井”的来历。与此同时,在另外一些地方,生活着同样地村落,村落之间常常为了猎物发生械斗。于是,各村落为了防备其他村落的侵袭,便在篱笆的基础上筑起城墙。“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可以看出早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其实是依赖于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的。城市是不能脱离建筑而界定的。
就城市功能而言,可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区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浏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 HYPERLINK /view/402855.htm \t _blank 功能区。而建筑仅仅只是其中的组成成分之一。通过建筑营造的空间,满足了这些社会生活(居住、生产、交流)需要。因此城市功能的实现也是离不开建筑空间的。
从空间属性来看:
建筑单体成群构成了街区,街区有序组织构成了城市。故仅从范围大小来说,城市与建筑是整体与单体的关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通过实体围合的建筑在创造内部空间的同时也创造了外部空间,故城市空间实际上是由建筑外表面围合而成。建筑立面既是建筑的外壳和表皮,又是城市空间的“内壁”,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是内外交融、隔而不断的,两者实际上是连续的整体。
在一张城市设计的平面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城市与建筑好比图、底的关系。环境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在城市中,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对城市空间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建筑之间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群体时,才能对城市环境空间做出贡献。因为,城市环境形态与建筑形态是图底关系,建筑包围着城市空间,城市空间也围合出建筑形态,他们是互相衬托、相互围合的关系。
通过对磁器口街区城市肌理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种文脉主义的城市建筑观。个体的建筑是磁器口街区整体空间的一部分,建筑与城市环境在视觉、心理、环境上都有着沿承和连续。一方面,建筑的物质形态与城市整体环境一致,通过形体、空间、装饰及细节的处理对城市环境中的相关要素进行复制和转译,使其达到与周边建筑某些方面的连续。如图中所反映的那样,磁器口新改造的街道,为了遵循磁器口传统的建筑风貌,在选材、形体、立面和装饰的处理上都采用了对传统元素进行复制和转译的手法。
另一方面,建筑在空间与形态的组织上与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是契合的,融入在整个城市肌理之中。这一层面的意义,更能体现文脉主义的建筑观的真正涵义。柯林·罗(Colin Rowe)在《拼贴城市》中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城市是一种实体的城市,现代主义建筑以建筑实体作为空间的核心,使城市空间成为空间切割后的“边角料”;而传统城市属于肌理的城市,在城市空间的处理上是现代主义空间概念的倒置。
在此基础上,当我们分析磁器口老街的城市肌理时,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至今保留较为完好的磁器口老街住区的形态,体会到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是怎么样相互融合又相互衬托的。
古镇磁器口具有典型的巴渝沿江山地城镇建筑风格。它被两条缓河切为金蓉正街、金碧街和金沙街,并呈“川”字形排列。三条街道通过桥梁相连接,不通汽车。一条石板路从江边蜿蜒逶迤,向上坡方向延伸(图4),顺着石板路进入场中心就是千年古寺宝轮寺(图3)。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街区形成若干曲径通幽和富于转折变化的小街巷。街道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街巷的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