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前书画展脚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度前书画展脚本

2013年前书画展脚本 第一期 片花 主持人:品诗作画,鉴赏书法。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我们一起来欣赏人物画家于文江和花鸟画家潘克强,这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好!一起来欣赏。 片花 于文江短片 于文江,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幅作品参加第六至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屡获大奖。作品《秋暮》获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大展一等奖;《大红枣》获中国工笔画大展金奖;国画作品《血痛-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入选全国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展,并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评选为中国画坛百杰称号。 配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吕品田对于文江的作品是这样评价的:于文江的笔下,花间美女、月下丽人这样的平常题材,之所以能够呈现出非同寻常的是审美兴味,在于画家巧妙地赋予“女子”和“花木”这两者以不同的绘画性格,并在充满辩证色彩的“中庸”处理中,把美丽的意象透彻地转换为充满韵致的绘画语言或绘画形态。在于文江的画上,工笔之法施于“女子”,细勾轻描、刻画入微的“工写”之意充分;而写意之法施于“花木”,轻松自如、洒脱生动的“意写”之趣十足。但很明显的是,无论使“工笔”还是施“写意”,画家没有在哪一种画法上走极端,而是分别对这两种画法作了“削减”处理:虽工笔写人,却不为笔周之虑而滞于刻板规矩,随处可见松快和飘逸;虽意笔写景,却不以意足之求而坠人汪洋恣肆,满幅皆守理路和细谨。画家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在“工笔”与“写意”、“写实”与“表现”间找到了一条“中间路线”,以至于把兼工兼写、亦实亦虚的品格韵致统一交融起来,造就出一种张力内蕴、情趣盎然的“中庸”审美气象。这种画路和样式,不仅显示了于文江个人的创造能力,也向世人提示了一种合乎中国画学精神的创新之路,以及为国画创作开创了广阔的内部空间。 《中国美术》主编徐恩存说:于文江执着地开垦一方自己心得独到的绘画园地,并独具特色,当然是伴随着生命历程日渐扩充而展开的。特别是近年来,他的以描绘心理情态见长的女性绘画,愈加体现出一种人情味与温馨感,并透出以领悟人生,讴歌青春,天真和自然美的追求及寻味人生的乐趣与慰藉,探求生命的奥秘和意义,营造了一方纯情与温柔的精神家园。越至近期,他的作品语言愈加精炼,增强了诗意的凝聚,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他原有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信念。于文江的女性题材绘画,爱与美的主旨一脉相承,贯穿始终,构成其“永恒不变”的内核;于文江立足于人生对爱与美的渴求,从切身体验起步,随时随处在发觉、寻味、体验和升华爱和美的精神意蕴,也在创作实践中,把它们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品格,提升为人格良知的标尺和风范,堪称当代中国画坛上,对爱和美的主题进行最执着和最深入的审美巡礼和精神建构的成功画家之一。就于文江而言,他所关注的审美对象,如少女的遐想《正午蝉鸣》,青春的憧憬《箫声寂》、女性的天真《净湖》、伤感缠绵的意绪《归梦系列》等,固然有因人而异的种种形态,但也表现出众所珍爱的共同美质。在《箫声寂》中,细腻地刻画了少女的宁静典稚气质与女性的青春情怀,歌颂了女性之美的感召力;画中描绘了一位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神情端庄冷静,坐于花木扶疏的花草丛中,手握竹箫,性情怡然地凝视前方,在浑然的花草丛生的背景前,画家描绘了少女凝脂般的肌肤,黑色的露肩上衣,及白底碎花长裙;尤其是面部刻画,十分人微澄明的双眼,揭示清纯的心灵世界,俏丽的脸庞,显示出造化之神妙,微闭的嘴唇又透出天真与稚气,显然,柔情的爱意与动人的美感弥漫于其中;于文江作品中的形式和意蕴,是其近年作品的意向指归和精神标记。 于文江一直在工笔画与水墨写意之间探索两种不同语言的结合浑融。应该说,他的探索是成功的,他的作品终于体现了一种比工笔自由灵活,比水墨写意略为严谨的风格,因而,他的作品具有感应心灵变化的多姿多彩的风韵,抒写心中真情实感与充分葆有美感魅力的鲜活情趣的特点。于文江不因借鉴了水墨写意入画而粗制滥造,也不因工笔画技巧的娴熟而墨守陈规,他紧紧把握住工笔画的严谨与水墨写意的灵动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而走上一条类似小写意的兼工带写特点的艺术道路,具有自由创造的艺术特性,在创作实践中把握住形神兼备、情境并茂的自由创造的艺术个性,形成和完善着个人独创的绘画风格。 片花 潘克强短片 配音:安徽省书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傅爱国认为:潘克强先生的大写意绘画,其画风是传统的、民族的。在他以弘扬主体意识的大写意作品中,具备了“随笔点墨”、“不拘形拟”、“具有高致”的文人画特质”。“与书入画”是文人写意画的特质,其内美强调诗情画意。写,这一文化行为的通常解释是书写、描绘,引申可作叙述、抒发解。写意画的“写”,是兼而有之,含义非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