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 (共27张PPT)
;;1.家庭手工业
形式: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 ”的经济形式。
原料:大都是农户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
产品:大部分由农户自己消费,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2.田庄手工业
出现: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生产经营活动:
①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
②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
性质: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是 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四大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1.“工官”制度
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
特点:①职能: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②技术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 水平。
③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
局限:①“工官”工场的经营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
②只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③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2.“匠户”制度
匠户: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演变:①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②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
③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
影响:①统治者可以十分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
②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1.新石器时代
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2.商周时期
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周朝:从事“妇功”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等并列,称做“国有六职”。
3.汉代:丝织品经过 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4.唐代
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
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5.宋代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6.元代;棉纺织家 革新纺织工艺,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先进的织造工具和技术。
棉纺织业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7.明代
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手工工场和 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1)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
技术; 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著名
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
器等。
(2)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
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
铁工具;南北朝时期的 等。;(1)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2)东汉时烧出成熟的 。
(3)南北朝时,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4)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5)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
(6)明清时期,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
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主题: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手工业技术先进。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史料一 论百工,市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荀子·王制》
导读 “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意思是使各种工匠不敢私自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说明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由官府控制。;史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导读 史料表明明代中后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