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商业(用)
导 言
人们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中国古代 ,农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商业在重农抑商的环境中顽强发展,不断突破,明清时达到鼎盛,呈现出中国商业文明特有的魅力。 古代经济的发达与商业的繁荣有很大关系,正是这股源头活水使古代经济繁花似锦。 ;(一) 操 作 方 法;课程标准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商代货币“贝”;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商朝的贝币; ; 北方会馆的典型
代表——辽宁海城的
山西会馆。;
;晋商; 这首诗说明古代商人会遇到哪些危险?
;朝 代;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东西九市”;“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特征是什么?;宋代的“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
华的商业街 。;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 zhēng )三百下,散。
——《唐六典》;材料一: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汴路即事》唐 王建
; 材料一:(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
;宋代“市”突破空间上的限制。;朝 代;;1:中国古代商业都市发展的规律
从兴起的原因看: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战国到秦汉)
—工商业地区(唐宋以后)
从功能看: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从地域分布看:
从战国到唐朝主要分布在北方
唐代以后:南方的都市量明显多于北方
明清时期:江南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
市镇。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史悠久,为什么近50年来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只有???寥几人?;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市的发展
商业都会的崛起;1.国家发改委、国家物价局等多次发布条文,要求商品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这一行为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明清时期
2.(2011?佛山市质检)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3.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后受到欢迎。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在古代与徽商齐名,它是
A.浙商 B.闽商C.粤商 D.晋商
4.中国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C.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D.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
;5.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6.下列各项与城市商业繁荣直接相关的是
①唐诗 ②草市 ③会馆 ④夜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袜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中描绘的这种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隋唐C.北宋 D.元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XX银行_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中断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 VIP
-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PPT: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附文稿).pptx VIP
- 绍兴续志1994—2005湖塘街道资料长篇.doc
- 快乐汉语第一册第二课.pptx VIP
- ISO8502-3喷砂后钢板表面灰尘清洁度标准.pdf
- 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9AReading &Task中文翻译口语材料.docx VIP
-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个别差异.pptx VIP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自主综合测试 (基础卷)(含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题(Starter Units 1-Units4)(含答案).docx VIP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招聘条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