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敏:第一次课:经济篇1
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八大专题
经济篇;政治篇;
文化篇;社会篇;
外交篇;国防篇;
统一篇;党的建设篇
;考试方式: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出勤+一次2000字作业+课堂互动
考试方式:闭卷,论述题
;第一次课:经济篇中国经济:回归巨人的历程;◆内容安排;一、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时段观察——曾经的经济巨人;1820年的中国——世界头号经济体;2.西方世界的崛起与中国的衰退;3.挨打、反省与革命:近代中国的变奏;反省:为什么落后挨打?
从技不如人
到制度落后
1895年被日本打败,日本又在1905年将沙俄打败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但是这种制度上的先进并没有换来国家的进步,相反却出现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状态。一些人开始认为中国的病根在文化上的落后。于是在20世纪初出现了激进的企图与传统文化割断联系的新文化运动。;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到1927年初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8年1934年:创建农村红色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伟大的长征;
1936年到1945年:延安时期与抗日战争;
1946年到1949年:与国民党一决雌雄并最终夺取政权。
;二、前30年的中国经济:工业化、公有制与计划经济;2.工业化起步:“一化”
1)中国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
1952年国民经济的比例构成:
农、林、渔业占55.7%;手工业占7.4%;现代制造业占4.4%;矿业占2.1%;电力业占1.2%;建筑业占3.0%;传统运输与通信业占3.8%;现代运输与通信业占9.3%。(麦迪森,2008:48)
;2)中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
缺少原始资本,外援有限,只能走内向型积累道路。
3)苏联援助的156个工业项目
抗美援朝之后,中苏关系升温。苏联大力援助中国,大批苏联专家进入中国,并确定了156个大型工业项目
4)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与超额完成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从1952年到1955年开始花了3年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1957年全国社会总产值达到1606亿元,???1952年增长70.9%。(薄一波,2008:200-216);3.社会主义改造与公有制经济的确立:“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与工商业
农业合作化运动: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手工业改造;
工商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2)公有制经济的确立
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
城市:单位体制;农村:人民公社;3)人民公社化运动
“核算单位”不断提高;4.大跃进与文革的破坏性影响
1)大跃进:头脑发热,层层加码;饥荒;纠错
从大公社制到小公社制
;2)十年文革
对城市工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对农村的影响相对较少;5.前30年经济发展成就不容抹杀
1)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
胡鞍钢:“从1952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中国基本实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制定的国家工业化目标,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
2)前30年经济增长并不慢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的测算:1952年到1978年这段时期,中国GDP增长率为4.39%,同期的印度为3.85%,日本为7.86%,欧洲为4.36%,美国为3.61%,苏联为4.50%。;3)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
从1952年到1978年,全国灌溉面积从3亿亩增加到6.7亿亩,农田灌溉率从1952年的18.5%增加到1978年的45.2%。
;4)社会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人口受教育年数从1950年的1.60年增长到1973年的4.09年,增长了2.5年;
婴儿死亡率从1960的225‰下降到1980年的64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1950年的35岁增长到1980年的66.84岁;
1950年,中国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标最低的国家,仅为0.225,略低于印度的0.247,到1970年,中国这一指标提高到0.523,已经明显高于印度的0.407.
;三、后30年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农村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改革开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改革与对外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改革:对内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判断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标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生产力水平与人民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
对外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结构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 0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ppt VIP
- 物理治疗学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技术.docx VIP
- Unit 3 My favourite food Lesson 2 Happy birthday, Amber! 单元教学设计 粤教沪外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Andrews分析法诊断正畸.pptx
-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提纲及答案2.doc VIP
- 2025年湖北省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大全解析.docx VIP
- DB11T 1832.15-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5部分: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 conv.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