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习精要。中国古代史.doc
PAGE
PAGE 41
历史学习精要*中国古代史
一、概述
我国素以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有明确文字记载、可以考实的历史有将近四千年之久,以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相结合,可以认识的文明史长达五千年以上。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相当久远,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先人,共同生活在辽阔的疆域上,通过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辉煌壮丽的,在若干历史时期内,我们的文明发展水平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华文明是对世界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不仅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还曾经对更为遥远的地域发挥过独特的推动作用。法国的著名学者谢和耐(Jacques Gernet)教授曾经动情地说:“中国文明曾是人类中很大一部分的启迪影响者,将其文字、技术、人生观和世界观、宗教和政治制度赐予了全人类的这一部分。朝鲜、日本、越南等作为中国移民的国家也都属于同一文明圈。但中国影响的辐射范围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这些地区……它也触及到了一些更为遥远的地区。”他说,西方欠下了中国的“文明债”,如果西方不曾借鉴中国,“就不可能具有它今天的面貌”(《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l997年,l~2页)。“欠债”之说当然是善意的笑谈,倒也可以使中国人产生历史的自豪感,其实更重要的是应该思量如何才能不愧对祖先所创造的辉煌。
想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对悠久、辉煌、丰富而又复杂的中国古代史加以概述,难度相当大。让我们以历史年代为序,按照传统史学“大断代”的方法,共同探讨古史的深邃与奥妙。
我国境内发现了为数众多的早期猿人遗址、遗物,为进一步解决人类起源问题提供系统而珍贵的材料。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除了世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之外,近年间所发现和报道的安徽繁昌“人字洞”猿人遗址、重庆“巫山人”的新材料,把我国境内所见的早期猿人的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200~250万年,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新石器???代,特别是在它的中晚期,“文明”的因素开始出现。在我国野外考古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达到七千多处。其中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各有其重大发现和重要价值。这证明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和多元一体。中国文化是在本土独立发生、发展的结论,日益为中外学术界普遍接受。
司马迁著《史记》,以《五帝本纪》为开篇之作,以黄帝为正式记载的第一位上古帝王,而战国诸子早把黄帝奉为古史传说的中心人物,于是,黄帝被华夏后人尊为“人文初祖”;《五帝本纪》叙事上溯至炎帝,炎黄时期就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代名词。直到今天,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以炎黄时期为开端的。
我国夏王朝之前的历史,没有可信的文字记载,主要是靠神话与传说保存至今的,它与信史的区别是明显的。考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收获,使人们了解到与传说根本不同的远古历史的片断。早在19世纪20~40年代,部分卓有见识的学者就开始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工作:试图把当时所知的考古成果与古史传说结合起来,重新构建和解释上古历史。徐旭生先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不仅从理论上全面探讨了研究传说时代的方法,还将上古部族划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这一重大建树,直到现在仍得到古史学界的承认和尊重。
在习惯上又被划分为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夏、商、西周时期,在我国传统的历史体系中,被称为“三代”,是古代士人仰慕和歌颂的“盛世”;自近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真正了解,它被重新定位为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依然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而按照当代考古学的划分,它属于中国的“青铜时代”。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禹经过有意操作,把权位传给了儿子启。这标志着古老的“禅让”传统被破坏,以父子世袭为特征的“家天下”统治秩序从此确立。由大禹立国到夏桀亡国,夏历十七王、400余年。考古所见介于龙山文化和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特别是二里头文化的大型宫殿建筑、青铜器、玉器的出土,使夏王朝的历史地位得到印证。傅斯年揭示的“夷夏东西说”,对了解夏朝的国家形态、发展脉络有重大意义。
商朝从成汤立国到帝辛(纣)亡国,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500多年。出土于安阳小屯村的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卜辞所记载的内容,涉及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各个方面,从而使商代的历史奠定在有文字记载的基础之上。商代的青铜文化光辉灿烂,经济获得明显进步,国家统治职能有了进一步发展(建立了较为复杂的官僚机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强化了法律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