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选修1__第2课___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11ppt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汽车:丰田、本田、尼桑、马自达、三菱、五十铃、标致、手机:SONY、NEC、松下、索爱、京瓷、摄录:松下、SONY、尼康、佳能、奥林巴斯、理光、美能达、富士、JVC、TDK存储设备:日立(含HDS)、富士通、先锋家电:SONY、日立、先锋、三菱、三洋、夏普化妆品:资生堂、SK-II、高丝、嘉娜宝、诗芬、碧柔笔记本:SONY、东芝、...;日本;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约达35600美元;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日本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盈余国。
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日本的外汇储备相当于美、德、加、英、法和意等6个主要发达国家外汇储备总和的约1.5倍。;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标内容:日本学习唐制的条件、目的、内容、以及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及作用。
难点:大化改新成功的原因;
理解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日本; ;例题:
下列关于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节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
B、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C、日本是中国的藩国
D、日本为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C; 日本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国学习,主要是因为
A.日本相对落后
B.日本善于学习外来文化
C.中华文明先进
D.中国经济发达
; (2011·山东青岛模拟)从公元7世纪开始,日本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日本遣唐使团
①既是外交使团 ②也是贸易代表团 ③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④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A;探究; 山东青岛徐福受诏群雕;汉委奴国王金印;邪马台国:
200-400年。
据《三国志》记载
邪马台国多次遣使洛阳接受魏王册封;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十月,日本学问僧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请他东渡日本,向日本国传法。天宝七年(748年)鉴真第五次东渡失败返回的途中,因为劳累过度造成双目失明。天宝十二年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66岁高龄的鉴真和尚终于抵达日本。
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前后6次东渡日本,备受艰辛,屡遭磨难,终于东渡成功,达到了传播文化的目的。;空海(774—835),日本僧人,804年到唐朝学习佛法,806年归国。他擅长中国诗文、书法,回国后,仿唐草书创日本平假名。; 吉备真备(695年—775年),日本学者、政治家,曾任两次遣唐使,在唐交流19年,传说吉备真备创立片假名,带回大量典籍对日本朝廷礼仪的完善和改进有很大影响,促进了日本的历法改革,使唐代历法得以在日本推广和使用。带回的乐器和乐书对于唐乐在日本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 ;皇帝;措 施;日本平城京; 扬州大明寺;日;;日;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① 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
② 承认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
③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④ 强制普及初等教育
A、① ③ B、② ④
C、② ③ D、① ④
A
;大化改新后,日本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
的顺序是
① 大宰府 ② 国 ③ 郡 ④ 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的建立 D、大和兴起
;3、成功的原因:;探究:
;我们向日本学习什么?;一是,日本民族的忧患意识。他们虽然经济富有、科技强大,但是日本人没有染上骄奢淫逸、自以为是、狂傲自大的习气。因为,日本全民族始终处于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之中。这种民族性格是他们面对外人,能团结一致。面对成绩,能保持清醒头脑,面对强者,能虚心学习。
; 二是,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当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海门的时候。日本人也遭受了同样的屈辱。所不同的是,我们进行了抵抗。而抵抗失败后,为了保住自身的统治,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政治体制上依然采取顽固保守态度。而日本,则没经过抵抗就打开了国门,认识到东方已经落伍,必须向西方学习。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