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射频电路与系统设计技术选编
射频电路与系统设计技术;1 滤波器设计与应用; 滤波器的分类;滤波器设计指标;滤波器设计基础;滤波器变换;低通原型滤波器是以端接阻抗Z0=1,截止频率ω0=1为标准的。首先需要将端接阻抗变换为标准50Ω,此时可以直接将元件数值表中对应于电感的数值乘以50,对应于电容的除以50即可;变换为其他端接阻抗值的方法与此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表中的数据是电抗元件值,而不是最终的电感、电容取值。
在n为奇数的时候,数值表中的数值是对于中间数值是左右对称的,而且端接阻抗都是Z0=1,所以在使用低通原型滤波器作设计时,应该尽量选用n为奇数的原型。
;滤波器变换2;;低通原型滤波器的电感元件L’的感抗经过式(1)变换后,得
ω’ L’=;直接耦合滤波器;导纳变换器;直接耦合带通滤波器的设计;Хi=;案例1 LC滤波器设计;滤波器阶数的选取;利用式(1)计算频率系数;滤波器的CAD设计;两种改进方式:
1 增加滤波器的阶数,使得高频段的衰减更加陡峭,来补偿滤波器中电容的高频特性;
2修改设计。;相位波动指标的约束;相位波动的测试方法:
矢量网络分析仪直接测量
在S21的相位测试模式下,通过调整Electrical Delay的方式,消除均值从而
得到相位波动。
通过S参数计算
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曲线,再分别计算每一个测试频率点的相移。;群时延定义:
GD=dΨ/dω;S参数拟合法;案例2 Cross-Coupled Filter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普通带通滤波器与Cross-Coupled Filter特性比较;测试结果;案例3 有源电路的滤波;f , GHz;用于平衡供电网络阻抗的旁路电容;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添加电容前后电源平面阻抗变化关系;2 阻抗匹配技术;宽带与窄带系统;宽带设计的困难;宽带系统的阻抗匹配;插入单个元件时的反射曲线变化; 串联电容;; 并联电容;由两个元件组成的匹配网络;串联型匹配网络;并联型匹配网络;2Lp1
Cp1/2;案例5 LNA的阻抗匹配;设计指标要求
1频率范围:9 GHz~9.5 GHz
2 增益:22dB±2dB
3 噪声系数: <1.2dB
4 驻波:<1.5
5 带内波动 <1dB;匹配网络设计;增益 稳定因子;3 射频系统的设计;3.1 匹配滤波技术;各种匹配滤波器的响应曲线;3.2 数字接收技术;量化噪声产生的机理;不同量化方法的比较;量化噪声的统计特性;ADC位数的选取与动态范围计算;带通采样的设计参数;孔径抖动的影响;孔径抖动对ADC带宽的影响:;案例6 无阻塞条件下的接收机参数设计;计算过程;案例7 阻塞条件下的接收机参数设计;NF=174-10*log(61.44M/2)-69.6=29.4dB;案例8 接收机设计的平衡考虑;案例9 接收机中混频器输入功率的选择;图中标出了-40 dBm混频器电平处-75 dBc 2 次谐波失真点,-30 dBm混频器电平处-85 dBc 三阶失真点,
以及10 kHz RBW 时的-110 dBm 噪声本底。
2次谐波失真线的斜率为1,
因为混频器基波电平每增加1 dB,SHD 要增加2 dB。但由于失真是由基波与失真分量之差确定,因此其
变化仅1 dB。
同样,绘出的三阶失真的斜率为2。对于混频器电平每1 dB的变化,三阶分量改变3 dB,即相对为2 dB。
通过把混频器电平设置在二阶或三阶失真等于噪声基底处,即可得到最大的二阶和三阶动态范围,图中标出了了相应的混频器电平。;3.3 频率合成器设计;PLL方案;方案比较;光电振荡器;相位噪声;被窄带噪声调制的纯净信号;相噪对系统的影响;频率合成器中的滤波技术;案例10 X-Band DRO设计;反馈型介质振荡器;设计流程;DR的选择与计算;DR与腔体、微带板的关系;DR与微带线的耦合;输出信号相位噪声的设计考虑;有源电路的设计;仿真评估;测试结果;4 宽带接收机设计;关注的设计要素;接收机带宽的变化;宽带接收机面临的挑战;4.1噪声与动态特性评估 ;带外噪声抑制的评估;案例11 噪声与动态特性评估;传统方法的评估结果;ADS的评估结果;AGC分配对噪声和动态的影响 ;AGC影响的评估方法;AGC对噪声与动态影响的评估;仿真数据的后处理;4.2 接收机杂散分布预测 ;使用Matlab预测杂散分布;利用ADS实现的杂散预测分布 ;ADS杂散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