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专题第十讲 人身犯罪.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专题第十讲 人身犯罪

刑法专题第十讲 ——人身犯罪;特别提示;一、侵犯生命、身体的犯罪;1. 成立要件 (1)行为对象:“他人”。①自杀行为不成立本罪;②他人必须是活人。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我国的出生标准是独立呼吸说。因此,溺婴构成故意杀人罪。杀死胎儿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我国的死亡标准是综合标准说:自发呼吸停止、心脏跳动停止、瞳孔反射机能停止。尸体不能成为故意杀人罪的对象。 (2) 行为主体: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2. 属于法律拟制的故意杀人罪(转化犯): (1)T238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 (2)T247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 (3)T248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 (4)T289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 (5)T292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这些情形中的过失致人死亡,被拟制成故意杀人罪。 ;3.认定 (1)安乐死。安乐死分为消极安乐死和积极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任其自然死亡;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积极的安乐死,是有意缩短患者牛命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结束其生命;这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区分:是否人为地明显缩短患者生命。 (2)自杀 ①相约自杀。指二人以上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第一,若相约双方均自杀身亡,自然不存在刑责问题;第二,若相约双方有教唆、帮助对方自杀的行为,比如要约自杀、购买毒药等,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没死,没死一方构成故意杀人罪。 ;【注意】若双方无要约,也无帮助,各自产生自杀想法,各自同时自杀,不属相约自杀,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没死,没死一方不构成本罪。 ②教唆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 ③帮助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 ④欺骗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 例1: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然后自己逃离现场。 例2:欺骗幼儿、精神病患者,使其自杀。 ⑤强迫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 例1:黑社会性质组织强迫成员自杀。 例2:上级领导与下属共同贪污,事发时上级领导强迫下属自杀。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2.罪数问题 (1)将过失致人死亡作为结果加重犯的情形:故意伤害罪致死,强奸罪致死,绑架罪致死,非法拘禁罪致死(指拘禁本身的暴力致死),抢劫罪致死,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死,虐待罪致死。 【注意1】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和虐待罪的特殊点:被害人自杀也属于加重结果。虽然犯罪的基本行为与被害人自杀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刑法将被害人自杀仍视为两罪的加重结果。 【注意2】侮辱罪、诽谤罪、遗弃罪,没有把过失致人死亡规定为法定的加重结果。 ;(2)将过失致人死亡拟制为故意杀人罪,参见故意杀人罪的内容。 (3)将过失致人死亡拟制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第333条第2款规定,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故意伤害罪论处。这里的造成伤害是指过失所为。过失致人重伤,定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定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4)将过失致人死亡与基本犯罪行为择一重罪论处:根据司法解释,抢夺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触犯抢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5)将过失致人死亡罪作为防卫过当的结果。 例1:甲暴力干涉女儿的婚姻,女儿和男友被逼无奈,相约自杀而亡。对甲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致人死亡论处。 例2:乙聚众斗殴致人死亡,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三)故意伤害罪;1.成立要件 (1)行为主体。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行为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主体是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 (2)行为对象是他人的身体。自伤自残不成立本罪。但是战时自伤构成战时自伤罪(第434条)。故意毁坏他人的假肢、假牙、隐形眼镜等,没有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不构成故意伤害罪,而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3)伤害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注意1】给他人传染疾病,属于伤害行为。例如,自己患有艾滋病,故意传染给他人。 【注意2】明知自己有性病而卖淫、嫖娼的,不以故意伤害罪论处,而以传播性病罪论处。 (4)伤害结果。我国将伤害结果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与伤害致死。造成轻微伤只需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造成轻伤以上结果就由刑法处理;重伤的标准是造成肢体残疾、丧失器官机能(如丧失听觉、视觉)。;2.自伤问题 (1)根据T434,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 (2)教唆、帮助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自伤的(包括轻伤、重伤),不成立故意伤害罪。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处罚共犯(教唆犯、帮助犯)需以处罚正犯(实行犯)为前提,若刑法不处罚正犯,就更不应处罚共犯。这是因为,教唆、帮助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是间接的,实行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是直接的,如果刑法不处罚实行行为,就更不应处罚教唆、帮助行为。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自我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