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三十三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定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三十三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定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三十三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定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PAGE  第三十三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基础强化 1.2013年8月31日8时4分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附近(北纬28.1度,东经99.4度)发生5.0级左右地震,造成5万多人受灾,为何破坏性如此大呢?专家表示,当地生态遭破坏致地质环境脆弱等是主要原因。这警示我们 (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④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解析 本题以云南迪庆地震为背景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由于当地生态遭破坏致地质环境脆弱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告诫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③④符合题意。①不属于警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②错误。 答案 A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的。下列要素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有 (  )。 ①地理环境 ②人口因素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④人类思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人类的思维是主观世界的组成部分,④可排除。①②③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选A。 答案 A 3.在西方,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的理论,迷惑了很多人。下列对芝诺的“飞矢不动”说评价正确的是 (  )。 ①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 ②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③否认了飞箭在同一瞬间离开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 ④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动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②明显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 答案 C 4.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 (  )。 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 解析 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正确表达了这一重要性。A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C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错误。 答案 B 5.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中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 D.运动是永恒的,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解析 卧看满天云不动,但实际上“云与我俱东”,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中,B正确。题意并不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前进性和上升性趋势,A不符合题意。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C颠倒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状态的存在。 答案 B 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准确理解引文的意思,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运动和变化都有规律,故D项符合题意。此题没有凸显事物内部规律的特征,排除A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有规律,排除B项。此题没有凸显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排除C项。 答案 D 7.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出的哲理是 (  )。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被认识和利用。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要遵循规律,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为人们服务。故选B。A不符合题意。C错在“改造规律”。D错在“人的需要和自由第一位”。 答案 B 8.漫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警示。漫画《没有过不去的桥》告诫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 A.能够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 B.可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阻碍 C.就能办好一切事情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