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ppt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一、专题主旨 二、专题核心内容 三、教学思路和建议 四、专题小结 ;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从现代化角度看 从理论产生历程看 从理论创新价值看 ; 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孙中山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二、核心内容;必修一·专题三专题四;基本脉络: 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基本规律 :; 单元总体思路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二)教学任务的分析 三)教学建议 ;初中内容;?理 论;四、专题小结:;2.引导学生比较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历程和模式,归纳认识共性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时要注意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涵义,认识其时代进步性. ; 板块一 追忆中山先生 ;小组分工,一组搜集孙中山先生的 生平资料;另一组搜集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警句;第三组结合旧知,预习新课,列表总结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课时汇报成果,发言时间为三分钟左右. ;中国近代 民主革命 的伟大先 行者;幼年时期—志气不凡;壮年时期—实践理想;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1894年在檀香山首创兴中会,揭开了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板块二 走近三民主义 ;阅读理解(解读明白基本内容 ) 合作探究(理解背景和作用) 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民主义及其发展;阅读理解: 材料一: (一)驱除鞑虏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二)恢复中华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三)建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四)平均地权 ……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中国前途》思考:1、同盟会政纲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如何?2、三民主义的内容是什么?三者的关系如何?;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比较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 ;合作探究;背景:;三民主义的评价;问题2: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背景: ;问题3: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你能用史实说明吗?; 各抒己见 从孙中山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活动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6月)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12月13日) 2)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