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PAGE  PAGE 2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标要求备考指津1.知道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一些物理特性,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感受物质的多样性;知道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能跟一些物质反应。 2.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以此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本方法,并会检验CO2的存在。 4.初步了解温室效应及防治温室效应采取的措施。 5.了解自然界中碳的循环。1.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原因和无定形碳中的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合实际考查碳的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一直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热点,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并以综合实验题、探究题形式考查碳的还原性。 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是历年来考查必考内容,常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进行考查,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温室效应等。历年来,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特别是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分析其用途,根据化学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环保问题的考查将成为热点。 3.在一氧化碳的性质中将侧重一氧化碳毒性的考查:如实验尾气的处理、煤气的泄漏、处理煤气中毒的正确方法等,CO的可燃性和还原性,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探究也将是考查热点。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在注重基础题的前提下,综合实验是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的热点,它集气体的制备、除杂、干燥、验证于一体,全面考查综合能力,题型常以实验题形式出现。 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判断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考点梳理 考点一、碳的单质 1.碳单质的存在形式 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 2.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金刚石石墨色态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硬度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物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导电、导热性不导电、不导热??电、导热熔点很高高、耐高温组成元素碳碳主要用途作钻石、制玻璃刀作铅笔芯、作电 极、作润滑剂等3.木炭和活性炭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吸附剂,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消除异味和吸收有毒气体。 4.C60 (1)构成: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稳定。 (2)用途: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温馨提示??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吸附作用是物理变化。 考点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在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2.可燃性 3.还原性 (1)与CuO反应 ①中化学方程式为C+2CuOeq \o(=====,\s\up7(高温))2Cu+CO2↑; ②中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与CO2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eq \o(=====,\s\up7(高温))2CO。 (3)应用 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的反应为2Fe2O3+3C4eq \o(=====,\s\up7(高温))Fe+3CO2↑。 考点三、二氧化碳 1.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化学性质 操作现象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该实验说明了CO2能与H2O反应生成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用途 ①用于灭火:是因为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②制冷剂、人工降雨: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③光合作用;④化工原料;⑤气体肥料。 (2)温室效应 ①成因:大气中的CO2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地球变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2、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②危害: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③缓解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 3.制取 (1)工业制法 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方程式为CaCO3eq \o(=====,\s\up7(高温))CaO+CO2↑。 (2)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温馨提示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