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九).doc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九).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九)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九)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福州模拟)河南嵩山少林寺内有一“三教合一”碑(右图)。整幅画看上去是佛祖释迦牟尼正面像,若遮住画像一边,左面就是老子侧像,遮住另一边,右面则是孔子侧像。与这幅画寓意最相近的现象是(  ) A.“天人感应”说的提出   B.火药的发明 C.理学的形成 D.京剧的诞生 2.(2013·三明模拟)《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义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 B.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 C.朱熹与黄仁卿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 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 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5.(2013·三明模拟)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2012·武汉模拟)???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的“良知”内涵是(  ) A.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 B.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 C.努力去掉人欲,做到知行合一 D.进学则在致知,明白道德之善 7.(2013·江南十校模拟)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 是(  )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8.(2012·杭州模拟)近代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材料中“破坏性强”的含义指(  ) A.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 B.提出了“罢黜百家”的思想 C.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对正统思想提出了大胆挑战 9.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 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0.(2012·淮北模拟)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1.(2012·九江模拟)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 12.(2013·福建八市模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主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主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