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9.doc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9.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9.doc

PAGE  PAGE 4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及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2、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教学设想 1、课前自学:利用课文注解及工具书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翻译全文。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难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辩驳艺术。 3、教具准备:课堂教学辅助课件 4、课时:1课时 5、课型:讲读课 6、教学方法: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上一周,我们一起学习了选自《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古文,这篇古文中的师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融洽气氛中问志、述志、评志,孔子和蔼的态度、明智的思想、开阔的胸襟、循循善诱的为师风范令人难以忘怀,子路的率直,冉有、公西华的谦恭,曾皙的洒脱尔雅,印象更为深刻。其中子路和冉有虽性格各异,但都志在为政,一个志在“千乘之国”,一个志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那么,他们两个在为政上又是如何的呢?能否实行老师的政治主张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讨论选自《论语》的另一篇古文《季氏将伐颛庾》,再次走进孔子及其弟子的为政世界,了解他们的政治主张及其为人,学习孔子以礼服人、以德服人的辩驳艺术。 板书课题:《季氏将伐颛臾》 二、课文分析 (一)解题 “季将伐颛臾”这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国国君鲁庄公有弟三人:庄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鲁桓公的儿子,所以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因此有了“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的发生。 (二)教师课文示范朗读并正音 正音:颛臾(zhuányú) 兕(sì) 柙(xiá) 椟(dú) 费(bì) 节奏: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三)学生翻译课文,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把握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省略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无乃……与”“何以……???”等固定格式及“是、疾、止、见、相、过”等词语的意思。(见辅助课件) (2)翻译下列句子:(见辅助课件)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何以伐为?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四)课文解读 第一段 讨论1、第二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听了以后是什么态度? 答案要点:勃然大怒,对二人当面责骂:“求!无乃尔是过与?”说明孔子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 讨论2、孔子为什么不赞成这种做法?有那些理由? 答案要点:先王封国,说明不可伐;邦域之中,说明不必伐;社稷之臣,说明不当伐。 简析: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我们了解了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周朝的礼制不可更改,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攻打“先王封国”、“域中之邦”、“社稷之臣”不合周朝礼制,因此孔子听了弟子告知的消息后,就义正词严,晓之以礼,令人不容辩驳。 第二段 讨论3、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是怎样反驳的? 答案要点:孔子先引用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思是: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也即孔子所主张的“在其位,谋其政”,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也不能尸位素餐(形容空占着职位,不敢做而白吃饭)。接着巧用盲人走路需要扶持以及柙和椟需要看守两个比喻,说明冉有、季路不能推卸讨伐颛臾的责任。 简析:如何反驳弟子的自我辩解,使弟子心服口服?最好的办法就是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不合周礼,是“无道”的行为,冉有、季路不能进行有效的劝阻,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现在二人不仅认识不到这一点,反而推卸责任,这是孔子不能容忍的。因此,孔子先引用名言对弟子的自我辩解进行反驳,认为冉有、季路两人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批评两位弟子没有尽职;然后用两个比喻(盲人走路需要扶持、柙和椟需要看守)批评两位弟子的失职。我们知道,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被各诸侯国所采纳,因此退而从事教育,试图让他的学生到各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现在,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他的原则,于是他慷慨激昂地批评了冉有和季路的错误行为。 第三段 讨论4、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对此,孔子是如何驳斥的? 答案要点:首先指出自己痛恨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认为这种行为是君子所痛恨的,批评了两人政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