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预言》教案3(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3.2《预言》教案3(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预言》教案3(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3.2《预言》教案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讨论交流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预习内容: 1、作者背景简介 2、理清本诗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诗歌需要年轻,一些著名的诗歌往往是诗人年轻时创作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是作者何其芳在19岁时创作的。 二、诵读 学生听录音 学生单个诵读 全班同学齐声诵读全诗 师简单点拨诵读技巧(读这首诗要抓住全诗构思与结构上的特点:前五节充满青春激情的对爱情的竭力渲染与铺写,与最后一节的突然翻跌,形成强烈对比) 三、合作探究 这首诗歌《预言》,是何其芳的成名作,写于1931年秋天,当时诗人仅仅19岁。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对爱情来临时的一些复杂的心路历程。那下面我们就从本诗的语言方面来探讨一下《预言》具有哪些独特的魅力。 分组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语言的角度品读诗歌。 2、将全班分成六个大组,教师巡视指导 3、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探讨的主要结论。一个大组的代表发言结束后,组内成员做适当补充和强调。其他组的成员可就这一组的讨论内容提问或阐述自己不同的认识。 4、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内容做简短恰当的评论或提示。 1、 品味语言 学生找出一些自己喜欢的诗句,诵读并简单分析其妙处。 a. 语言富于音乐美感: 每节6行,大体一、二、四、六押韵,随抒情需要换韵。 b. 语言具有巧妙的重复技巧: 有时是“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有时是“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有时是“请停下,停下你长途的奔波”;有时又是“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总之,重复中又有变化创造出一种含蓄、朦胧的诗的意境。 c. 第一节: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比喻、对比,以情驭景。但关键是所选择的意象本身的轻灵安静的特质,为后面的抒情营造了绝佳的环境。一方面显示了“你”的足音的轻盈,甚至胜过“林叶和夜风私语”,胜过“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对你的足音的敏感——爱神使然也! d. 第三节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比喻,渲染,情景交融。这一节写我对“你”的热情诉说。第一句说明爱恋的时间长,情感蓄积之久。火光映衬我的低低的自己的歌,我们看到了青春热情中的深沉;歌声以火光来比拟,主要突出了沉郁又高扬的特征。交织着喜悦与沉郁,这正是爱神附身的真实表现。 e. 第六节: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比喻,对比,以景衬情。最后一节的这几句,表达的是失落之绪。这又是一处对比——我的热情和激动,你“不听”,两个“竟”字流露了“我”极度的失落与惆怅。后两句,甚至,你的足音消失,都上如此的静穆!黄昏的背景,更增添了我的失落的强度和悲情的色彩。 2、师小结 年轻的神,不管它是象征了爱情,还是青春,还是时间,总之,咱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诗人心中的青春偶像,是一种美的追求??这种爱尽管略显飘渺,却也是一首真挚炽热的向往的梦之歌。   四、写作训练:  我想呢,在咱们同学的心目中肯定也有这样一个神,下面请大家以“我心中的神”为题,创作一首小诗。如果你今天没有写诗的灵感,也可以将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整理一下,写一篇赏析性的文字。 2个题目, 任选其一 1、 以“我心中的神”为题,创作一首小诗或小散文 2、根据探究内容,从一个方面写一篇鉴赏性的小短文 五、教师总结; 由于时间关系,大家写的东西不能在这里一一的展示了,不过大家可以把它整理到自己的摘抄本上,相互传看一下,也可以送到李长春同学那,发表在咱们班的语文报上。 预言中年轻的神走了,而诗人笔下这优美的形象却带着它深刻的寓意和动人的光彩留下来了。这首精致的小诗仅靠一节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大家在随后的早读中多多品味,慢慢揣摩。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