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合说明 ----------县位于----------省东南部的秦巴山区,----------市境内,总土地面积134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641.1平方公里,属中度流失区。是国务院批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重点治理县。根据《规划》要求,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按照实现保护水质、防止污染、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及当地农民收入的目标,选取了----------项目区作为优先开展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地区。 ----------县----------项目区位于平梁镇、城关镇境内,东经108°33°12〃~108°43′12〃,北纬32°47′12〃~32°54′24〃,土地面积167.97km2,属汉江水系一级支流,人口6.39万人,劳力3.85万人。水土流失面积95.11km2,占总土地面积的43.07%。区内有沐浴河、仙鸡河,立元河,黑沟、雷峪沟、卞家沟六条小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2618t/km2·a。 该项目区由于地处秦巴土石山区腹地,一是地薄坡陡,森林覆盖率仅为27.9%,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每年汛期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和坡面物质进入汉江,给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构成了潜在威胁。二是该项目区地处汉江一级支流,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人类生产生活量大,活动频繁,对水源水质及周边环境污染量增大,如不重点保护和防治,将直接影响进入丹江口水库水质。三是由于该项工程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对在该地区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而且能够保护丹江口库区水源的水质安全,满足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需求。同时工程的实施对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保持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为此,项目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和治理水土流失愿望迫切,同时,项目区交通便利、劳力充足,具备开展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于2007年3月初正式开展,以县水保站为主要技术力量,抽调相关乡镇水利站技术人员配合,水利、农业、林业相关部门积极协助,并开展了细致翔实的项目区普查和典型小流域调查工作。 为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我们确定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水质、水量并重,点源、面源同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立足近期,着眼长远;政府引导,社会参入五条规划原则。项目区的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按照项目区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的需要,优化设计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形成综合科学的防治体系,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库区上游水质优良,向北京输送一江清水为目的。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 1、到治理期末,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8亩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达40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增加15%以上。 2、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程度达90%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6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3、植被覆盖率达60%。 4、项目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按照上述目标,确定治理措施、建设规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11hm2,综合治理3766hm2,其中坡改梯57hm2,新建水窖36口,沟渠12km,沉沙池31口,田间生产道路8km,新修河堤0.8km,整治河堤0.4km,新建堰塘4座,整治堰塘12座,营造水保林767hm2,经济林885hm2,种草57hm2,等高植物篱16km,生态修复5745hm2,建沼气池45口,省柴灶300口。 项目总投资2611.9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11.12万元,地方三年配套1100.85万元,该项目实施后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11km2,经过治理后,治理程度达100%,效益计算期取20年,效益费用比为1.48,经济净现值1271.31万元,投资回收期8.8年,经过经济敏感行性分析项目依然可行。保水效益达199.34万方,保土效益达35.24万吨,植被覆盖率达76.4%。 项目区经过治理后,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比例由原来1∶2.10调整到1∶2.79。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质达到丹江口水库水质要求,促进了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意义重大,迫在眉睫,且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1 项目区概况 1.1自然条件 1.1.1地质、地貌 项目区内主要以新生界第四系红色矿岩为主,少量分布着古生界片岩、板岩、千枚岩等浅变质岩,地貌内型属秦巴中低山区,海拔在500—1000米,地貌以中山和低峪地交错分布,土壤结构疏松,透水

文档评论(0)

李天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