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二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与Sn有关的一些性质.能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解题.
2.掌握可以转化为等差数列的数列求和问题.
3.会用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
【学习障碍】
1.由于对等差数列中各元素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导致不能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解题.
2.对于等差数列奇偶数项的问题以及中间项比值问题,由于公式不熟,解题时常有无法入手的感觉.
3.对于与绝对值、不等式、函数以及实际相关的等差数列求和问题,常因其他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缺陷而产生困难或错误.
?
【学习策略】
Ⅰ.学习导引
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大体分为两类:
1.讨论与Sn有关的等差数列元素间的关系问题.
2.与等差数列相关的求和问题.其求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1)公式法:直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去求数列的前n???和.(2)转化求和:根据给出的数列的特点,先将其转化为等差数列,然后再去求和.
Ⅱ.知识拓宽
1.等差数列奇、偶数项及和与中间项的关系:
(1)如果等差数列共2n项,则
①S偶-S奇=nd;②;
③中间共两项am,am+1,Sn=.
(2)如果等差数列共2n+1项,则
①S奇=(n+1)an+1,S偶==nan+1;
②S2n+1=(2n+1)an+1.
2.等差数列中间项的比值问题:
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中间项的关系,可以求中间项的比值问题.
例如:已知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Sn=2n2+n,Tn=4n2+3n,求.可考虑利用下面的关系求解:=…
3.等差数列与Sn有关的常用结论还有以下两条:设{an}成等差数列,则
(1)Sn,S2n-Sn,S3n-S2n,…,Skn-S(k-1)n,…(k≥2)也成等差数列;
(2)数列{}也是等差数列.
熟悉并运用上述公式和性质将会给解题带来方便.
Ⅲ.障碍分析
1.怎样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理解等差数列元素之间的关系?
[例1](1)在等差数列{an}中,a4=9,a9=-6,求满足Sn=54的所有n的值.
(2)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公差d=,且a1+a3+a5+a7+…+a99=60,求S100.
(3)等差数列{an}中,S4=1,S8=4,求a17+a18+a19+a20.
(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7,求S7的值.
(5)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a2+…+a5=30,a6+a7+…+a10=80,求a11+a12+…+a15的值.
(6)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2n-1)项的和S2n-1=(2n-1)(2n+1),求前n项之和Sn.
(7)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a2+a3+…+a10=p,an-9+an-8+…+an=q,求Sn.
(8)两等差数列{an},{bn},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求.
解:(1)由a4=9,a9=-6,得
解方程组,得a1=18,d=-3.
又Sn=18n+·(-3)=54.
解方程,得n=4或9.
(2)设x=a2+a4+a6+…+a100
又60=a1+a3+a5+…+a99
两式相减,得x-60=50d.∵d=,∴x=85.
∴S100=a1+a2+…+a100=60+85=145.
点评:这里采用了偶偶奇奇相减法.
(3)∵S4,(S8-S4),(S12-S8),(S16-S12),(S20-S16),…是等差数列,其中,S4=1,S8-S4=4-1=3.
∴该数列的公差d=3-1=2.
∵S20-S16是该数列的第5项,
∴S20-S16=1+4d=1+4×2=9.
∴a17+a18+a19+a20=9.
点评:一般地,在等差数列中,S2n+1=(2n+1)an+1.
(4)∵S7=×2a4=7a4
又a4=7,∴S7=7×7=49.
(5)设b1=a1+a2+…+a5=30,b2=a6+a7+…+a10=80,
b3=a11+a12+…+a15
∵b1,b2,b3成等差数列,∴2b2=b1+b3,b3=2b2-b1=2×80-30=130.
即a11+a12+…+a15=130.
(6)∵S2n-1=(2n-1)(2n+1),知Sn=f(n)的函数关系,设2n-1=m,则Sm=m·[2·+1]=m(m+2),∴Sn=n(n+2).
(7)∵在等差数列中,a1+an=a2+an-1+…=a10+an-9.
又a1+a2+…+a10=p,an+an-1+…+an-9=q.
两式相加,得10(a1+an)=p+q,a1+an=
∴Sn=·n
点评:这里采用了倒序相加法.
(8)∵{an},{bn}均为等差数列,要把Sn与a15联系起来考虑.
又.
2.怎样解答关于S偶、S奇的数列问题?
[例2]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计划.doc
- 神奇的纳米机器人在医学领域.pptx VIP
-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初级)真题及答案解析一.doc
- 1956-1977象棋爱好者必选中国象棋棋谱.doc VIP
- Haier海尔滚筒全自动洗衣机 XQG60-1281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培训考核试题.pdf VIP
- SAE-ARP4754A民用飞机和系统开发指南翻译文稿.pdf
- 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体检表(2022年西藏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doc VIP
- 车门外板冲压模具三维造型与工艺参数优化设计.doc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