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知识梳理)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语言内容分类及特点.doc

(常考知识梳理)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语言内容分类及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考知识梳理)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语言内容分类及特点

PAGE  古诗语言内容分类及特点 一、语言内容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要读懂诗歌,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诗歌的语言,讲究字句的锤炼,讲究炼字,讲究押韵、平仄和节奏,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确性,凝练又有乐感,是诗歌语言的突出特点。 1.从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 (1)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还有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4)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这方面需要学生平时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化用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2.从语法角度分析,有以下一些词需要关注: (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有送别相思之情的诗作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如赵嘏的《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游子心中蕴积着愁情,因秋而触发,化作无边的乡愁;孤雁从南楼飞过,凄哀的鸣叫,使乡愁更加上一层“雁归人未归”的感伤。情景交融,含蓄而耐人寻味。 (2)动词: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首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中“随”“抱”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号,只有“随”字最合适,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来。 (3)形容词: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词,大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红”“绿”“火”“蓝”这样饱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 (4)副词: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5)数量词: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附,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飞花,风飘万点,春残欲尽的残春景色,抒发诗人满腹的怨愁。许浑的《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中,“一声”“万点”,一“鸣”一“栖”,一闻一见,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清晨景色,别具一番赏心悦目的风韵。 二、语言特点 1.风格特点 了解诗歌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依据晚唐司空图所列的二十四品,列出如下常见的: (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