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雨霖铃》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4.doc

4.3.7《雨霖铃》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4.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7《雨霖铃》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4.doc

PAGE  4.3.7《雨霖铃》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 2、难点: 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一、导入 离别是什么?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愁损辞乡去国人的绵绵情怀;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哀哀回忆;是西出校门少故人,独面人生无着绪的幽幽叹息;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人去也的切切思念。离别是诗,离别是画,离别是愁。小别尚且愁满面,更那堪长辞在冷落清秋节:四手相握,四目相视,四行泪垂。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柳永的感情世界。 二、作者简介,生平,背景知识介绍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婉约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复说“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索性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他精通音律,填的词大多感情真挚,在当时非常受人欢迎,传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拓展:出示梁衡《读柳咏》) 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三、整体感知。 1 、听范读录音《雨霖铃》。要求: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基调是:哀婉、悲伤、凄清。 (板书) 2 指导诵读。 ①自由朗读,要求读准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 ②指明学生朗读 ③全班齐读 3、疏通词句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四、鉴赏 (一)、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时、别后。(课件板书) (二)、思考: 1、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幻灯)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合说? 2、本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虚实相生(幻灯)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帐饮无绪、兰舟催急的难分难舍;执手相看 泪眼相对的无奈眷恋 自古多情、哪堪清秋的忧伤失意;好景虚设、风情难叙的孤寂痛苦 写景的句子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逐句分析明确: 上片: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在树上寒蝉凄切的叫声里,在暮色苍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面对送别的长亭。 (1)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明确:写景。写别时景。 这三句景物描写点明了季节(寒蝉,秋季)时间(晚)地点(长亭)事件(情人离别)。 “凄切”是寒蝉的叫声凄惨。秋天的知了叫声悲凉凄惨,这是写眼前的实景,也点明了时令。“长亭”是送别的地方。“对”不是人对着长亭,而应是离人在长亭中默默相对,时间已经黄昏。“骤雨”是暴雨、急雨。夜幕降临,知了悲鸣,助人悲愁。本来天下寄寓,行将分别的人可以多留恋一会儿,可是现在雨停了,水涨了,可以行路了,联系下面的“兰舟催发”渲染出一篇浓重的伤离气氛。 (2)提到秋季有什么感觉? 明确: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酿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这写什么,写景还是情? 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都门”,京都的郊外,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