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回顾和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教育回顾和展望

回顾与展望:上海基础教育发展分析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 傅禄建     摘? 要:进入21世纪,上海基础教育进入到一个高原平坡以及内涵发展阶段,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相对比较高,但改革上升的空间相对狭小、切入口难以把准。通过回顾和分析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深入思考当前和下一阶段上海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如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等,或许能对上海基础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上海;基础教育;发展;展望     上海的文化素以“海派”著称,海纳百川,包容性很强。在教育长期发展的积累中,上海一直是全国的教育高地,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起着一定程度的引领作用。   但是,上海基础教育多年发展中到底哪些改革走在时代的前列,哪些又具有全国的代表意义,其外部条件如何,内部的动因何在等,很难用划一的参照体系与标准进行评价,也很难脱离时代背景去准确地陈述与解释。   笔者抽取解放前、上世纪80、90年代与目前发展四个阶段,以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中相对明显的特点为例,尝试对其发展的轨迹和动因作初步解释,供研究者参考。     一、解放前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走势     其发展的主要特征:办学多元化,学校特色鲜明,成为全国的教育中心,显现世界教育改革潮流。   (一)近代最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地方特点的教育个案   在非稳态的社会里,基础教育发展必然折射出一些时代的大变迁和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大格局的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洋务运动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逐渐兴起,传统私塾式的学校遇到强烈挑战。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紧随着北京京师同文馆诞生后开办了第一所开放性的语言学校——广方言馆。   这所学校与北京京师同文馆相比,明显地反映出受政治保守势力和落后文化制约少。京师同文馆招生专门选取八旗子弟,广方言馆则“多途以取之,随地以求之”,学生多为14岁的聪颖儿童;教师队伍里共有外教51人,教学中旧学与新学结合,外语与理工类课程结合,介绍大量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42年办校历程中,学校毕业生约565名,其中9人担任驻外公使,2人任外交总长,成就远超越京师同文馆。   该个案反映了近代上海基础教育之所以能开改革先河,关键在于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突破,敢于创新,这一脉络始终贯穿在150多年上海的基础教育发展之中。   (二)特点与优势   1.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是全国基础教育中心   解放前,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人口增长迅速。1852年,上海的总人口(华界)仅有54.4万人,1910年上升为128.9万人,1930年到298万,其后的几十年间,上海人口快速集聚,1949年,上海总人口达到545.5万,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   当时全国基础教育普及程度非常低,总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和半文盲。至1948年,全国接受中学教育共有140万人,上海达9万人,占6.4%,大约为1/14(30年代上海高等教育占有全国40%左右份额,是全国高等教育的中心);中小学生中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外籍学生,虽然没有确切的在校生数据,但估算1930年上海人口为298万,外籍侨民大约有5.8万多,来自于50多个国家,约占总人口的2%,中小学中外籍学生应该占有一定比例。   就教育发展水平看,一个城市受教育总人口占据比例越高,外籍学生数量越多,地位就越重要,这是评价城市教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办学多元化   学校类型繁多,大概有三大类举办者,代表的是三种风格不一的学校。一是一批既有中国传统,又引入西学后加以改造的新式学校,如敬业、格致、南洋、务本学校等;二是爱国人士创办的新式学校,如苏本洮办民立中学、杨斯盛办浦东中学、叶澄衷办澄衷中学等;三是外籍人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如中西女塾(后为中西女中、宋氏三姐妹就读过的学校),1843-1911年期间,上海的教会学校与中国人自己办的学校比例为21∶37,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三类学校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从整个基础教育的办学格局看,私立学校占主要地位。1948年统计,上海共有公私立中学218所,其中市立中学18所,私立中学200所,市立职业学校6所,市立师范学校2所,私立职业学校39所,整个中等教育体系共有256所学校,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比例为11∶1。   上海也是全国职业教育最早的发源地之一,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专业门类几乎涵盖当时上海所有的职业,造就了大批学以致用的人才。   这段时期上海中等学校数量不多,但几乎包含了全国各种学校的类型,多元化的特征反映出教育的丰富性。   3.办学力量强,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有特色   解放前,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程度高,质量高、名学校多,模式各异。   办学主体上,社会参与程度很高。一批爱国的实业家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