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培养基.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4章培养基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理;五、微生物的培养基;(一)、配置培养基的顺序和原则;3).营养协调;例如,在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培养基碳氮比为4/1时,菌体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当培养基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产量则大量增加。;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二)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按物理状态不同划分;琼脂特性;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选择性——? 待选的细菌能优势生长 利用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敏感程度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敏感物质,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些物质来抑制非目的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得所需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① 投毒法;②投其所好法;(2)理化因素控制法 理化因素——特殊的温度、氧气、pH、盐度等环境条件 主要用于筛选极端环境微生物。如嗜盐、嗜热、嗜冷、嗜酸、嗜碱等的细菌,同时也被用于选择性培养好氧或厌氧细菌。;鉴别培养基: 利用几种细菌对某一物质的分解能力不同,借助指示剂的显色不同进行菌种鉴别和区分的培养基。 方法? 鉴—加入指示剂 别—不同菌落制造不同的代谢物,显色不一 水处理中常用的EMB(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典型大肠菌群内不同种属细菌的鉴别培养基:大肠杆菌中的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盐杆菌、克雷伯氏菌、产气杆菌四个,对乳糖的分解能力不同。 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最强,菌落呈紫红色且带金属光泽;枸橼酸盐杆菌次之,菌落呈紫红色或深红色;产气杆菌最低,菌落呈淡红色。 ;EMB培养基;1.认识;异养细菌的培养基中至少有一种有机物,实验室中通常是葡萄糖 如一种大肠杆菌培养基 葡萄糖 0.5g K2HPO4 1g MgSO4 0.2g NaCl 5g NH4H2PO4 0.4g 水 1000mL;2.配制;(二)根据培养基组分;六、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1.单纯扩散(也称被动扩散、被动运送);水、无机盐、氧气、乙醇等小分子;; ;3.主动运输;主动运输;4.基团转位;提问:磷酸化的益处? (一)直接完成代谢前活化 (二)防止营养物从细胞内流失; (三)保持营养物在细胞内的低浓度;;比较项目 ;第三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一、产能代谢与呼吸的关系;一、产能代谢与呼吸的关系;一、产能代谢与呼吸的关系;ATP含有高能磷酸键(31.4KJ),但仅是能量的暂时贮存物质,如果能量确实过剩,不能用ATP,而用其他内含颗粒来长期贮存。;二、呼吸类型 根据最终电子受体可将微生物呼吸分为: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三种。;糖酵解分为两大步骤: (1)预备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是3-磷酸甘油醛。 (2)氧化还原反应,产生ATP,产物为丙酮酸,进一步发酵可产生乙醇和CO2。 整个过程,1mol葡萄糖转变成2molATP,2mol乙醇, 2mol水, 2molCO2 ,即产生能量2×31.4KJ=62.8KJ。产能率为62.8/238.3=26%;丙酮酸是微生物糖酵解的必然产物,如果进一步发酵,可形成多种产物。因此,有可将发酵分为很多类型:如乙醇发酵;混合酸发酵等。其中,混合酸发酵是多数大肠杆菌的特征。;另外,还可以用甲基红试验进行区别。 产气杆菌在混合酸发酵时会产生中性的乙酰甲基醇,但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混合酸发酵产生多种有机酸,使培养液呈酸性,p H在4.2左右甚至更低。 当用甲基红滴入时 ,大肠埃希氏杆菌培养液为红色,称之为阳性反应;产气杆菌培养液为橙黄色,为甲基红反应阴性。;不同的发酵类型及其有关微生物;2.好氧呼吸 好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其特点是在有氧条件下,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完整的呼吸链递氢,最终由分子氧接受氢并产生水和释放能量。;好氧呼吸第一阶段:EMP途径形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是连接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环节。;三羧酸循环(TCA) (Krebs 循环、克雷伯斯循环、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ATP的合成;TCA循环的能量问题 1mol丙酮酸在TCA循环中,可产生4mol的NADH2,1 molNADH2通过电子传递体系重新氧化成为NAD,同时可生成3 mol ATP,则4molNADH2被氧化生成12molATP。 可生成1 molGTP,1 mol的GTP转变成1 molATP; 可生成1molFADH2, 1 mol的FADH2转变成2 molATP; 则, 1mol丙酮酸在TCA循环中共生产12+1+2=15molATP。; 问题:为什么是产生38molATP?;1mol葡萄糖可在EMP途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