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电图讲座选编
关于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正常心电图的判断标准;;窦性心动过速;病因分析;窦性心动过缓;病因分析;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特点:心率一般在45-100次/分p-p间距或R-R间距大于0.12S;病因分析;窦性停搏(窦性静止);病因分析;
窦性早搏
房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的临床表现;病因分析; 心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的P’ 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可正、可负,
取决于异位点的部位和高低
(2)P’ —R间期>0.12S
(3)P’ 波后的QRS波多正常
(4)早搏后常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房早;房性早搏二联律;房早三联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病因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病因:各种心脏病:最常见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肺源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及胸腔手术;洋地黄中毒;
心电图特点:
(1)P波消失,出现小而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f波频率为350-
600次/分
(2)心室率极不规则,即R-R间隔绝对不相等,心室率通常为100-160次/分
(3)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
群增宽变形
;病因分析;;室性期前收缩(室早);临床意义;病因分析;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时限≥0.12S
(2)其前无P波或与QRS波无关
(3)继发性ST-T改变(即ST段和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 向相反)
(4)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
;单发室早;三联律性室早;成对性室早;RonT性室早室早落在T波上,易诱发室速或室颤;室性早搏危险程度分级 ;病因分析:
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原发性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
药物和毒物作用。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心电图特点
(1)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宽大畸形QRS波,QRS波的时间>0.12s, 大多数>0.14s,平均心电轴在+180度~-30度之间。如果持续发 作,其频率在100bpm以上
(2)心动过速时出现房室分离和房室逆行传导
(3)如果QRS波的形态呈单形性,则节律基本规整,一般RR间期相差 不到20ms,即使有轻度不均匀,R-R间期的差异多在20~30ms以内
(4)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5)部分患者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前或终止后可有与室性心动过速图形 基本一致的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心室颤动:QRS波和T波完全消失,代之为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规则的F波。颤动波振幅大于0.5mv的称之为“粗大型心室颤动”,振幅小于0.5mv的称之为“细小型心室颤动”。
;交界性早搏;病因分析;交界性逸搏心律;病因分析;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段呈水平和 下垂形下移≥0.1mv,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
ST-T改变还可见于
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心肌梗塞
电解质紊乱及药物的影响
正常人
所以:
在心肌缺血心电图判断时
一定要结合临床,强调动态改变
;典型的缺血性ST改变(1);典型的缺血性ST改变(2);由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或血流中断引起,多见于急性血栓形成
持续性胸痛、特异性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学或标志物升高
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I)特异性高,肌钙蛋白最具特异性,但晚于同工酶
心电图不仅有特异性改变,而且具有规律性的演变过程
;(一)“缺血性”改变
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若电极置于前壁,而缺血发生于对侧(即后壁),则其图形变化类似前壁内膜面缺血,即出现对称性高而直立的T波。
(二)“损伤性”改变
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偏移。
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S-T段平直压低,外膜面心肌损伤时S-T段抬高,明显抬高可形成单相曲线。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
;(三)“坏死性”改变
一般认为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所以心电图主要表现“异常Q波(坏死型Q波,病理性Q波)”,即Q波增宽(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