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下学期家长会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2下学期家长会文档

(2009年5月8日) 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有老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我们家校教育的理解及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学校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我们今天的家长会得到了学校的极度重视,非常高兴的邀请到了             参加我们的大会,对你们到来,我表达最真诚的感谢! 今天的会议主要安排了这么几个内容: 一、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 二、安全教育及安全责任书 三、各科任老师谈谈各科的现状 四、总结分析班上的问题 在长期的学习过过程中,班上涌现出这样两类值得大家学的榜样: 第一类:基础扎实过硬,在学习过程中刻苦努力,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以鲜淳、谢刚为代表,还包括有:杨煊、向丽丽、冯紫娟、冯倩倩、冯艳华等 第二类:他们勤奋刻苦,属于勤能补拙的一类,这些同学,更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以李竞、李兰群、李昆鹏为代表,还包括有:戚娜娜、杨洋、李龙、杨小东、李琳、王磊、唐佳、杨雄洲、赵江、杨俊平、杨娜、张锦、杨丽琼、冯唯、张婷、胡敏、杨彩云、冯丽容、李冬琼、杜轩等 虽然班上这样好的榜样,可是依然有很多同学却不以为然,却对某些不该他关心的事热心,出现了以下不可忽视的现象: 1、吸烟、喝酒、旷课的现象自初一杜绝后,现在基本没有,但是打架、骂人、上网的同学依然存在。至于涉及到哪些人,我在平时的家访中已同部分家长沟通过。我希望能引起家长们及同学们的重视。(关于上网,我不想说,网络跟我们今天的生活关系有多密切,也不想网络对我们危害有多大,我只想把我在了解到的两个同学的上网的心理与大家剖析下:最初只是出于好奇的被同学拉去上网,上网就是打游戏,一上就上了瘾,上瘾后感觉,用他自己的原话说,就像心里有个什么在抓似的,手都有些痒痒的,整天上课下课都想的是游戏中的情景,与同学们讨论的也是与游戏相关的问题。这样的状态,怎么谈什么学习不学习。) 2、不懂得礼貌,不尊重他人,不尊敬老师,甚至顶撞老师。 3、有很大部分同学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是知道就是管不住自己,缺乏自觉性与自制力。作业拖沓,赶作业,不按时交,抄参考答案或借别人的本子来抄。(本周我强调回家完成的小作文,其中就有李雷、李松林连写也没有写,甚至到星期三我在班上清理时还没有动笔。)甚至有人打上课铃才去上厕所。 4、不守课堂纪律,有时老师上课在教室里小声起哄,摆龙门阵,做小动作。 5、好吃——零食屡禁不止。有些人只知道从父母那里去索取,我们的父母也从不过问孩子的钱的去向。 通过长期以来我对学生表现的分析,我也想对家长朋友和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结家长管理孩子方面的三点建议: 1、了解自己的孩子。要了解他们思想,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你过问过孩子长大后准备做什么了吗?我听得更多的是:不读书是打工。这样的了解不算了解,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至少他们明显的感受到连你对他都没有信心,他怎么不会自报自弃呢?所以我们平时要鼓励孩子要考大学,考好大学。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他们的行为,我们的家长及学生们,他们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抵制外界事物的诱惑的能力还很差。要管住孩子不进网吧,不和品行不良的孩子交往,节假日、通学生晚自习不能放敞马,要督促其学习、休息。要让孩子时刻在自己的监控之内。当然,管的方法不能太简单,遇事不问清原因,不是骂就是打。以致和孩子造成了许多误会,甚至造成孩子心理逆反,和家长对着干。管的方式不排除使用武力,但也可以试着把孩子当成大人看,虽然我刚才说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但是他们在初二14-16这个年龄,本来就走向成熟这个关键阶段,多和他们沟通,不对时讲讲道理,多尊重一下孩子也许效果要好一些。《家有儿女》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经典,里面有句台词:宽容、理解与尊重。 2、了解钱。了解孩子的生活费和零用钱的去向。 现在在座的同学中好多都不是自己父母监护,于是,父母只是成了孩子的取款机,只有当自己没有生活费的时候才记起父母来,甚至班上还有,爷爷婆婆的钱还得由孩子上街去取,这到底是谁在了解谁的钱。这只想问,我们的这些大人们,你们就真的那么放心你的孩子?他们的自觉性就真的有你想的那么高么? 回头看我们的学生是怎样花钱的: 方便面当正餐,零食当便当。这不只是营养不良,更可恶的是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 有钱花时喝拉罐,莫钱花的时候喝自来水。三天或者有人两天花掉五天的钱,剩下的几天就饿肚子,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去借..... 我们的家长们,你是否提醒了孩子花钱要计划着花?是否监督了孩子每周的钱到什么时候花了多少了,是怎么花的?甚至有人,把钱节约起,就等着每周五到网吧去泡上几个小时 3、了解学习。节假日大多数家长会过问孩子的作业,不过大多数也只是口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