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2013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换热器设计2013选编

再沸器-换热器设计;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上是指一种设想通过校核的方式用图、软件或语言表达出来。 如何合理地表达-计算、校核。 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几点: A、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 B、发明创造的能力 C、对作品的美学鉴定能力 D、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 E、具备全面的专业智能 ;换热器是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通用工艺设备。根据不同的目的,换热器可以是 热交换器(Heat exchanger) 加热器(Heater) 冷却器(Cooler) 蒸发器(Evaporator) 冷凝器(Condenser)等 结构型式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换热器有板式换热器(Plate heat exchanger)、管壳式换热器(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处理能力大适应性强,可靠性高,设计和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成本低,清洗较为方便等优点,是目前生产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换热设备。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除了满足规定的化工工艺条件外,还需满足下列各项基本要求: (1)换热效率高; (2)流体流动阻力小,即压力降小; (3)结构可靠,制造成本低; (4)便于安装、检修。;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 优点是液体循环速度快,传热效果好,液体在加热器中的停留时间短;但,为产生液体循环所需的压头,这种精馏塔的底座较高。 ;除图示复合设备,大部分再沸器属于换热器,图示设备属于再沸器(换热器)与塔复合的设备;装备;;设计-总装配图 零件图;;; 间壁式换热器 A 套管式换热器;B 螺旋管(板)式换热器;13;C 热管式换热器;D 板式换热器;16;石墨换热器;E 板翅式换热器 ;19;F 列管式换热器;第二节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 1 主要型式 A 固定管板式;壳程表压大于0.7MPa,膨胀节制造不便,变形不佳。;23;高强度膨胀节 用于压力3.75MPa.;25;2、必须设置膨胀节的条件 《换热器标准》中要求:若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必须设置膨胀节 (1) ;(2) ;(3) 且 ;(4)管子拉脱力 壳体和管子中的应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F1为由壳体和管子之间的温差所产生的轴向力,N; F2由于壳程和管程压力作用于壳体上的轴向力,N; 其中, F3由于壳程和管程压力作用于管子上的轴向力,N; ;B 浮头式;钩圈对开便于安装,封头为球缺,浮头管板小于壳体直径,尽量小,但不小于10mm。;C. U形管式;2流程安排 确定壳程与管程流体的安排原则: A 结垢-易结垢,易清洗; B 流速高走管程; C 腐蚀介质走管程; D 压力高走管程; E 饱和蒸汽冷凝走壳程; F 粘度大走壳程。 ;3 注意事项 A 流体流动空间选择 压力、洁净度、温度、流量、腐蚀性 B 流速选择 传热有利与操作费用 C 程数的选择 D 必须遵守GB151及其它标准的规定 E 正确确定金属温度和设计温度。;结构设计;第二节 换热器设计要点 ;(16)项以前主要是工艺计算;2 GB151内容简介 适用范围 A 适用于固定管板换热器、浮头式、U形管 式和填料函式换热器。 DN≤2600mm PN≤35MPa 下列不适用: 直接火焰加热;受核辐射;作疲劳分析的; 其它行业管理的,如制冷、制糖、造纸、饮料行业的换热器。;B 主要内容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总则 4 材料 5 设计 6制造、检验与验收 7安装、试车和维护;附录A 低温管壳式换热器 附录B 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 附录C 换热管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附录D 有色金属设计数据 附录E 管束振动 附录F 壁温计算 附录G 管板与圆筒、管箱的连接 附录H 垫片 附录J 换热管特性表 附录K 壳体与管束间的入口或出口面积的计算;换 热 器 选 型;;示例: 浮头换热器:AES500-1.6-54-6/25-4Ⅰ 平盖管箱,公称直径500mm,管程与壳程压力均为1.6MPa,公称换热面积54m2,碳素钢较高级冷拔换热管外径25mm,管长6m,4管程,单壳程浮头式换热器。;换热器型号示例: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封头管箱,公称直径700mm,管程设计压力2.5MPa,壳程设计压力1.6MPa,公称换热面积200m2,换热管外径25mm,管长9m,4管程,单壳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其型号为;第三节 管壳式结构设计要点 1 管束分程 增大传热面,提高流速,降低温差应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