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自动化教研室工作汇报 -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 ….ppt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数学模型基础
2.2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2.3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4 系统的结构图
2.5 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End
本章作业
1.定义: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指出系统内部物理量(或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表达式。
2.1 数学模型基础
2.5
2.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首要工作(或基础工作)。
●自控系统的组成可以是电气的、机械的、液压或气动的等等,然而描述这些系统发展的模型却可以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数学模型来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摆脱各种不同类型系统的外部特征,研究其内在的共性运动规律。
2.2
2.3
2.4
3.建模方法
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或差分difference方程)
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或结构图block diagram )
频率特性(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状态空间表达式(或状态模型state space model )
5.由数学模型求取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
4.常用数学模型
2.2.1 微分方程的列写
2.2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列写步骤
1)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
2)从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根据各变量所遵循的物理定理写出各微分方程;
3)消去中间变量,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
4)变换成标准形式。
2.5
2.1
2.3
2.4
2.2.2
2.2.3
2.2.4
动画演示
试列写质量m在外力F作用下位移y(t)的运动方程。
例2.1 图为机械位移系统。
例2.2 如图RLC电路,试列写以ur(t)为输入量,uc(t)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整理得:
解: 阻尼器的阻尼力:
弹簧弹性力:
解:
返回
动画演示
非线性(nonlinear)系统: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2.2.2 微分方程的类型
线性定常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微分方程的系数是常数。
线性系统的重要性质: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齐次性)。即:
如果输入r1(t)—输出y1(t),输入r2(t)—输出y2(t)
则输入a r1(t)+b r2(t) —输出a y1(t)+by2(t)
线性(linear)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线性时变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微分方程的系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2.2.1
2.2.3
2.2.4
2.2.3 非线性元件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小偏差线性化:用台劳级数展开,略去二阶以上导数项。
一、假设:x,y在平衡点(x0,y0)附近变化,即
x=x0+△x, y=y0+△y
二、近似处理
略去高阶无穷小项:
严格地说,实际控制系统的某些元件含有一定的非线性特性,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非常困难。如果某些非线性特性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可以用线性系统模型近似,称为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
三、数学方法
2.2.1
2.2.4
2.2.2
求解方法:经典法、拉氏变换法。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
2.2.4 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例2.3 已知R1=1,C1=1F,uc(0)=0.1v,
ur(t)=1(t),求 uc(t)
拉氏变换法求解步骤:
1. 考虑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中的每一项分别进行拉氏变换,得到变量s的代数方程;
2. 求出输出量拉氏变换函数的表达式;
3. 对输出量拉氏变换函数求反变换,得到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即为所求微分方程的解。
解: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2.2.1
2.2.3
2.2.2
动画演示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
2.3 传递函数
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传递函数。
2.5
2.1
2.4
2.2
2.3.2
2.3.3
2.3.4
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 Uc(s)/Ur(s).
例2.4 如图RLC电路,
1) 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次数m 低于或等于分母多项的次数n,所有系数均为实数;
2) 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与输入信号无关;
3) 传递函数与微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0 基尔霍夫定律 -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ppt
- §1.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ppt
- §2 集散控制系统(DCS).ppt
- §3 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 不确定性分析.ppt
- §3 统计分析方法 - Geocomputation, GIS and RS, ECNU.ppt
- §3-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ppt
- §3.4 刚体运动方程与平衡方程 - 扬州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 ....ppt
- §3-2 一维双原子链的晶格振动.ppt
- §7 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方法.ppt
- §9. 三元系相图简介 - 食品伙伴网 -(原食品伴侣网)关注 ….ppt
- 2006年新购图书已全部 入库流通,欢迎到图书馆 和阅览室 ….ppt
- 2007年下半年工作创新思路汇报.ppt
- 2008公关与广告国际论坛专稿 - Department of Media ….ppt
- 2008年下半年煤炭行业投资策略 - 全景网:权威财经资讯 ….ppt
- 2008年度全国省(市)测绘系统网站评测情况说明.ppt
- 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综合情况与建议资助 ....ppt
- 2011届毕业招聘宣讲会 -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ppt
- 2013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计划.doc
- 2013年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更新).doc
- 2014年 同济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赛题点评.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