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与增长模式
【核心知识通关】
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_。
(3)时间差异。
①10万年以来,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_____的。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4)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增长模式;(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①发达国家: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_______。
③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④我国:基本实现了由_______________的转变。;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图文助记】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因素:
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
还与人口的基数有关;人口基数大的地区,
自然增长率不高,人口增加的数量也可能
较多;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2.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
量达到最大值;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规律方法】
人口增长模式的两种判断方法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时间):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②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空间):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的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的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2)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②定量描述: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经典例题导悟】
(2016·南阳模拟)读某国家人口自然增长变化曲线图?
(含预测),回答(1)、(2)题。;(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约为?( )
A.1950年 B.1990年 C.2010年 D.2050年
(2)关于该国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可能是印度
B.①线在1980年凸起可能与国家政策???关
C.预测2050年该国国防兵力很充足
D.该国平均寿命持续下降;【思维流程】;【答案】(1)选C,(2)选B。;【高考模拟精练】
(2016·晋中模拟)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各省低生育率前十位:京0.706 7,沪0.736 65,辽0.74,黑0.75,吉0.76,津0.912 8,浙1.017,藏1.049 6,苏1.053 85,陕1.05 45。据此完成1、2题。;1.我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是 ( )
A.南方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低生育率可能导致 ( )
A.家庭负担加重 B.老龄化问题缓解
C.失业率上升 D.环境污染加剧;【解析】1选C,2选A。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知东北地区的黑、吉、辽的生育率都很低。第2题,低生育率使我国出生率很低,青少年比重低,今后家庭的养老负担重。; 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③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最可能是 (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解析】3选D,4选D。第3题,对比四地1950年与2050年人口数量可计算出④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区100年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表明人口增速缓慢,最可能为“三低”的现代型。; (2016·江西联考)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完成5、6题。;5.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
是 ( )
A.城市生育水平低 B.城市人口寿命短
C.农村死亡水平低 D.农村劳动力迁出
6.“城乡倒置”给农村带来的影响是 ( )
A.农村教育水平的下降 B.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C.经济收入提高 D.土地资源浪费;【解析】5选D,6选D。第5题,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农村高于城市,这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迁入城市有关,导致农村老龄化上升。第6题,“城乡倒置”使农村青壮年人口减少,部分农村土地无人耕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加固训练】
(2016·吉林模拟)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