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思想史、一般思想史——以唐代为例讨论禅思想史研究
历史、思想史、一般思想史
——以唐代为例讨论禅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在汉语学术界中,近年来出版的禅史研究著作已经相当多,不算较早的胡适和印顺,也
不算八十年代以前零零星星的研究和翻译,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大陆,仅成专书者,
就有十几种,在葛兆光的《禅宗与中国文化》(1986)之后,就有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
与发展》(1991)、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1992)、杜继文和魏道儒的《中国禅宗通史》
(1993)、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1995)、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1997)、杨曾
文《唐五代禅宗史》(1999)等等,这一领域不像其他热门那样有潮涨潮落,变化无常,学
术界至今还一直维持着对禅宗的研究热情,甚至进入 2000 年以后,还有类似的著作在出版,
就连海峡对岸,也出版了蔡日新的《中国禅宗的形成》(2000)和刘思果《禅宗思想史概说》
(2001)。不仅研究著作多,在禅宗资料的整理和出版上,也已经相当有成绩,像敦煌禅籍
校录、《禅宗全书》、新校各种《坛经》和《神会语录》以及禅宗词典等等,都使得禅宗研究
已经变得越来越方便了。可是,我却感到,无论在出版和发表上如何热闹,在研究水准上似
乎进展并不大,大多数这类著作,想法雷同,问题仍多,仿佛旧结症没有消肿,新毛病却又
在出现。
这不是在指责别人,也是在反省自己。我在 1993 年写毕并于 1995 年出版了《中国禅思
想史——从 6 世纪到 9 世纪》以后,很长时间没有再写关于禅思想史的文章,原因之一固然
是研究重心转向两卷本的《中国思想史》的写作,但是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禅思想
史的研究,似乎遇到一些困惑,比如,究竟如何理解禅思想?如何解释禅?特别是,在禅思
想史的写作中,如何超越传统的历史脉络?如果我们希望不仅要超越灯录的记载,而且要超
越现代人写作的禅史,那么,如何能够推陈出新,不再因为系统的写作而重复,因此,如何
以问题为导向,梳理禅思想史中的未得解决的关节,重新描述禅思想的历史,就成了继续写
下去的难题。
坦率地说,至今我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清楚,究竟如何才能够克服这些难题。下面写出来
的,只是一些思考中想到的问题。
一、历史:关于禅宗史的重新清理
过去,顾颉刚曾经提出古史是层层积累的伪史,要去伪存真,需要辩伪,所谓“古史
辩派”就是这样,揭发很多作伪的历史文献,使真实的历史在剥开的痕迹中呈现出来1。但
是,这一做法的缺点,是把所谓的伪史料的“伪”看得太重,以致于这些伪史料只能弃之冷
宫。后来,陈寅恪则进一步指出,伪史料中有真历史,他的意思主要是说,如果能够考证出
有意作伪的文献的时代与作者,就可以把可疑的“伪书”变成真正的“史料”2。这当然是
正确的,但是按照福科(Michel.Foucault)关于“知识考古学”(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的设想3,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层层积累”的伪史的作伪过程一一清理出来,
这样可以看到在整个“作伪”的过程中,权力、观念和历史表述,是怎样互相纠缠在一起,
1 参看《古史辩〃自序》、《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启事三则》,1923 年 10 月 20 日,均
载《古史辩》第一册,52 页,138 页,18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1982。
2 陈寅恪《梁译大乘起信论伪智恺序中之真史料》,《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 《知识的考掘》,王德威中文译本,麦田出版,1993,1997。《知の考古学》,中村雄二郎
译日文本,河出书房,1981,1994。
并且使本来的历史一点一点变异,成为后来的历史叙述,并越来越适应后来人的意图的。
以禅宗的传灯谱系为例。我们知道,传统的灯录是按照派系的线索来书写的,它的好处
是脉络清楚,而且可以在系谱确定之后,不断地在里面添加资料,不仅可以有僧必录,而且
容易给历史留下一个较为整体的面貌,但是,它的缺点是常常按照身前身后的显赫、弟子的
地位和弟子们的记录来追忆并且重建当时的情况,于是,不免有放大和缩小的嫌疑,也有“师
因徒显”的毛病。比如,在传统的灯录系统中,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3 3.2 土壤的基本性质(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及考核试题(含答案).doc VIP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二年级上册第1课 我们都怕痛 课件.pptx VIP
- 探秘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解锁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调控密码.docx VIP
- 深度剖析2025年: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规模与服务模式创新机遇与挑战.docx
- 月全食小学生课件.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pdf VIP
- 12D101-5(替代94D101-5)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docx VIP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全套 体适能 第1--16周.docx
-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观点态度题习题+讲义.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