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
专题三 ;一、社会主义建设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考要求
①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ab
②中共八大召开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b
④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ab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有哪些? ;一、三大改造:;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依据K.马克思F.恩格斯关于不能用力剥夺小农,必须通过示范和提供社会帮助把个体农民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的生产和占有的思想,制订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通过合作社吸收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1918年1月通过的《土地社会主义化》法令,提出在农业中发展集体经济的任务。1923年1月,列宁发表了《论合作制》一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合作社的性质,具体地规定了改造小农经济的途径。
材料三: 苏联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实行了农业集体化。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了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尽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秋,出现在群众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至1932年底,60%以上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到1937年,有93%的农户和99%以上的播种面积实行了集体化。 ; ;
;遗留许多问题(过急、过快、单一)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变化情况是:( )
A.农民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
;材料一: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09?广东历史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三、中共八大(1956);年代;
;在山西省故县“小土群”的一角;材料二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其本质是凭主观意志决策并领导,“以最高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经济计划指标。在农业方面主要是“以粮为纲”,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在工业方面是“以钢为纲”,要求用七年、五年以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
材料二 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受到严重削弱,生产大幅度下降。1960年比1957年,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8%;农业不能为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粮食、油料、原料等农产品。
材料三 工业内部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由于片面追求“以钢为纲”,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使其它部门无法正常生产。1959年8、9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2/3,1960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3/4。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增加大量职工和投资,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以及社会购买力和可供商品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和市场紧张。 ; 破坏生产力;
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困难;
严重破坏环境(乱砍乱伐,水土流失);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
;鼓足干劲加油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六、调整及成就;Fgh;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七、“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1969年的中国与世界;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简述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又有哪些重大失误?;总结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