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高三政治试题.doc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高三政治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高三政治试题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高三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8分。 1.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最终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南非世界杯期间,章鱼哥保罗成功预测了8场比赛,命中率100%。章鱼哥保罗胜利了,球迷们都把章鱼保罗视为圣物。球迷们都把章鱼保罗视为圣物的观点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北京市放眼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依据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合理规划,积极建设数字娱乐示范基地、“798”艺术区等多个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合理规划,积极建设数字娱乐乐示范基地、“798”艺术区等多个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这一做法坚持的原则是 A.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C.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D.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4.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A. 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 B. 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C.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D.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 道孔子???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 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 上的记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 的孔子像。 2006年9月23 日,中国孔子基金会 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回答5--6题。 5.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6.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7. 105年前塑料袋发明时,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时至今日,塑料袋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说明 A. 人类无法预料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 价值观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D.随时间推移认识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8.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肪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10.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