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末复习课第二章选编
第二章
声 现 象;【答案速填】
①发声体的振动
②介质
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空气中最慢
④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⑤声音的强弱,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⑥声音的品质、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
⑦声传递信息和声传递能量
⑧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示范题1】(2014·无锡中考)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朵。;【答题指导】
(1)声音产生条件:物体振动。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
(2)声音传播条件: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在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靠空气传播的。
【标准答案】振动 空气;【考题回访】(2014·山西中考)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
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
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错;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故C正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故D错误。故选C。;考点二 声音三特性的判断
【示范题2】(2014·烟台中考)日常生活中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高”指的是 。;【答题指导】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如男低音、女高音的“低”“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与振幅有关;如放声高歌中的“高”。
(3)音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用来区别不同的物体;如闻其声知其人。
【标准答案】音调 响度 ;【考题回访】
1.(2014·福州中考)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色好
C.音调高 D.振幅大;【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此题中“女高音”中的“高”是形容声音尖锐,即指的是音调高,故选C。;2.(2014·东营中考)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
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得更远,应该提高警报
声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即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响度即声音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由题意,要使警报声传播得更远,应增大声音的响度。故选项B正确。;3.(2014·日照中考)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三特性的区分。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钢琴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故音色不同。故选C。;考点 声的利用及噪声的危害
【示范题】(2014·凉山州中考)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声能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答题指导】
(1)声的利用。
①传递信息:利用B超成像诊断病情,利用音色辨别物质,利用声测量距离;
②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2)噪声的控制。
①从声源入手:禁止鸣笛、安装消声器等;
②从传播途径入手:植树种草、隔音墙、使用双层玻璃等;
③从人耳入手:戴耳塞、耳罩等。
【标准答案】C ;【考题回访】
1.(2014·武汉中考)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及噪声的控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兴边富民工程实施方案(3篇).docx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专题03解题技巧专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压轴题三种模型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卡通手绘风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PPT模板(二零二五学期版).pptx VIP
- 带锯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ptx
-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34张PPT).pptx VIP
- 公共政策3政策的资料搜集与方法剖析.ppt VIP
- 专题04 解题技巧专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压轴题三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健康管理师技能证书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doc VIP
- 中小学班级卫生值日表 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