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概述;一、魏晋南北朝文论的文化背景; 玄学的内涵 A、对《老子》、《庄子》、《周易》的注解之学。魏晋时期称之为清言、微言、名理、老庄等。玄学产生于正始,以王弼为代表,因而称之为正始之音。 B、以道释儒,以道家思想为本儒家思想为末。 ;王弼阐述了“以无为本”、“以无为有”、“扬本抑末”玄学本体论思想,提出了“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方法论思想。 像摩术似的,庄子突然占据了那个时代的身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文艺——整个文明的核心是庄子。他们说三天不读《老》、《庄》,则舌本间强。尤其是庄子,竟是清谈家的灵感的泉源。从些以后,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玄学形成的原因 A、经学衰落、名教危机与玄学的形成。 ◆经学压抑人性,束缚个性思想创造力。 ◆经学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走向繁琐。 ◆经学衰落,礼治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名教危机出现。 ◆人伦方面,对两汉“孝”的观念产生了怀疑。孔融:“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视其本意,实为情欲而发。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后汉书·孔融传》); ◆“叔嫂服”的问题论争。 ◆社会上政治上名教危机的的典型表现,是外戚、宦官专权,导致君臣失序,大一统思想政权的崩溃。 经学的衰落、名教的危机的同时,思想走向多元化。一切都要重新考察,重估一切价值问题。这样,儒学独尊地位已经动摇,人们又正在寻找新的思想依归——玄学。 B、魏晋士风的演变与玄学的形成。 汉魏之际,也是士人心态、士人的政治的态度、士 人的生活理想缓缓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和当时的思想学术的变化 一样,把整个社会思潮引向玄学。;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东汉士人心态??表现是抗争意识的增强和向心力的转移。 这一变化是社会危机感开始的。外戚、宦官专权,最终使得社会由大一统的政权走向崩溃。士人面对政局的腐败和朝野腐朽势力,却因此起着强烈的抗争意识和救世愿望,一次次的上疏抗争,但终无济于事。如“处士横议”就是有力的表现。“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 《后汉书.党锢传序》 ) 对时局失望后,士人们就要进行新的选择。把注意力引向社会的现实问题,从经学阐释章句之学中走出来,这样,学术思想上玄学代替经学是很自然的选择。 ; ◆士风变化还反映在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上。 正统思想失去约束力,生活追求更为丰富,更为重情性、重个性。士人开始重新认识“人”的价值,纷纷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促。如: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秦嘉《赠妇诗》)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古诗十九首》)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神龟虽寿,犹在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典论·论文》); 在忧生的同时,就是贵生,因而士人向慕仙境长生,重养生之术。“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古诗十九首》)肯定人的生命价值,随之而来的就是肯定人生的各种欲望。首先是享乐的欲望。趁短暂的人生及时行乐,是当是士人的共同心态。魏晋士人的行乐的主要方式:宴饮、游乐。士 人的这种行为开始走向任情放纵,他们不拘小节,通脱简易,真实的展示自己的个性,无所顾忌地表现自己的感情。从本质上说,及时行乐,却反映了以经学束缚解除以后人性觉醒的一个要求,也就为玄学的形成准备了思想契机。所以说,忧生贵生,实现人生的价值,也就是玄学思想家要考虑的问题,人生哲学,人生价值问题,是玄学思想家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C、清谈的发展与玄学的形成。 魏晋士人表现玄学思想有几种方式:注经、写作玄学理论文章、生活中谈玄。魏晋时期生活中谈玄就是清议、清谈。魏晋谈玄是清谈,主要是人物评议、人物品评。 ◆早期清议主是朝廷选 用人才,如曹丕时的“九品中正制”,“九品论人”。 ◆以传神的比喻评论人物的风门姿仪容。如: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世说新语·赏誉》) ;◆人物品评注重才情、才性。 注重人物的才性、才情、仪容,是士个性觉醒的一种表现。当时士人个性觉醒表现在很多方面,人物品评也表现出来。个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