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答题(表达方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答题(表达方法)

古典诗词鉴赏之三;古典诗词 ——表达技巧赏析;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此题即间接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用了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又“低面”,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必要的知识储备:;1、 从抒情角度看: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三、牢记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正衬与反衬;常见抒情方式出题示例: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古讽今 融情入景 托物言志;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及示例: 渲染烘托:渲染、烘托出……气氛,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对比:两相对照,形成鲜明对比,深刻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工笔细绘:绘声绘形绘色,高低远近动静(描绘……画面,表现作者……情感。) 白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画面或形象,表现作者……情感。 反客为主:从对方的角度去设想,取得“一种闲愁,两处相思”的艺术效果。;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参考答案: 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淡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谒金门 (冯延已)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词的上片写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挼”;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一句,试简析这样写的好处。;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请对此诗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列一段唱词: 《汉宫秋》第三折 [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螀:寒蝉。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对仗:“草已添黄,兔早迎霜”、“返咸阳,过宫墙”等处,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使得整支曲子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返咸阳,过宫墙……绿纱窗,不思量!”使得这支曲子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 [双调]折桂令·中秋(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下露冷冷,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发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1、“老子”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你说出作者运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1、拟人化,与嫦娥问答,更为生动、形象。 2、运用了比喻修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