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条基的设计[倒梁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柱下条基的设计[倒梁法]

基础工程(含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课程设计 PAGE  PAGE - 12 -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倒梁法)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物为7层框架结构,框架为三跨的横向承重框架,每跨跨度为7.2m;边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2665KN、Mk=572KN?M、Vk=146KN,F=3331KN、M=715KN?M、V=182KN;中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4231KN、Mk=481KN?M、Vk=165KN,F=5289KN、M=601KN?M、V=206KN。 2、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整个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根据土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7层,具体层位及工程特性见附表。勘察钻孔完成后统一测量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m,本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根据地质资料,确定条基埋深d=1.9m; 二、内力计算 1、基础梁高度的确定 取h=1.5m 符合GB50007-2002 8.3.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的规定。 2、条基端部外伸长度的确定 据GB50007-2002 8.3.1第2条规定外伸长度宜为第一跨的0.25倍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左侧延伸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计算过程如下: a . 确定荷载合力到E点的距离: 得 b . 右端延伸长度为: 3、地基净反力的计算。 对E点取合力距即:, 即 4、确定计算简图 5、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在地基净反力Pj作用下基础梁的内力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6、计算调整荷载 由于支座反力与原柱端荷载不等,需进行调整,将差值折算成调整荷载 对于边跨支座 为边跨长度;为第一跨长度。 对于中间支座 为第长度;为第跨长度。 故;; ; 调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调整荷载作用下基础梁的内力图 BC跨中M=-0.86KN·m;CD跨中M=-34.98KN·m ; DE跨中M=-2.325KN·m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7、两次计算结果叠加,得基础梁得最终内力 支座 截面 类型BCDE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弯矩 (KN·m)1030.641745.642957.973558.973021.193622.19843.171558.17剪力 (KN)1145.15-2198.752669.15-2603.522432.71-2853.921945.57-1391.22三、基底压力验算 按《勘察报告》2005-054;钻孔18处1.9m~2.7m深度范围内的黄土物理指标如下:;;;;;;;;;;;;;; 查 GB50007-2002表5.2.4承载力修正系数 及均小于0.85的粘性土; 1、不考虑宽度修正,只考虑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确定基础宽度 取 3、经宽度和宽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4、验算基底压力  = 1 \* GB3 ①采用荷载标准值组合计算基底净反力(与荷载基本组合时地基净反力计算方法相同):  = 2 \* GB3 ②,满足要求。 四、基础配筋计算 1、基础梁配筋计算  = 1 \* GB3 ①材料选择 混凝土 ; ; 钢筋采用二级钢HRB335;; 垫层 100mm厚。  = 2 \* GB3 ②基础梁宽度 ;符合2.0~3.5的规定  = 3 \* GB3 ③验算截面最小尺寸 考虑到钢筋可能为双排布置,故 , 满足要求  = 4 \* GB3 ④配筋计算表格 2、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 项目 截面弯矩截面抵抗矩系数相对受压区高度内力矩的力臂系数截面配筋 B左1030.640.0535213340.0550358040.9724820972487.80B右1745.640.0906514220.0951811480.9524094254302.50C左2957.970.1536079540.1676634740.9161682627578.95C右3558.970.1848180000.2060453410.8969773299313.94D左3021.190.1568909800.1716172150.9141913927757.67D右3622.190.1881010270.2101911960.8949044099501.34E左843.170.04378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