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片段及答案.docVIP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片段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片段及答案

题库 2.郑成功(节选) ? ?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架 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 振)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描 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壮 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1.这一段话主要写敌我两支舰队海上作战的激烈场面。 2. 在短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正确的字。 3.用“ ”画出敌人表现的句子。 4.这段描写表现了郑军官兵的哪些特点呢?(两点) _答:这段描写表现了郑军官兵机智和英勇顽强。___ 5.“负隅顽抗”的意思是:凭借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顽固抵抗。本文指敌军依仗铁甲舰和大炮而拼命反抗。“负”的意思是依仗、依靠;“隅”的意思是角落。从文中可以看出,荷兰侵略者依仗的是 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 ,而郑军官兵靠的是 机智英勇 取得战争的胜利。 6、郑军官兵打败敌人采取的是冲向军舰团团围住 、 放炮打中弹药库 、 用钩子钩住敌舰 和上舰活捉这些战术。 7.这段话主要是写郑军官兵,为什么还要写敌人惨败的情景呢? 答:通过对敌人溃不成军、狼狈不堪的惨状的描写,是为了反衬出郑军官兵的英勇、机智。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瞭望。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 1.两段中的“眺望”和“瞭望”都是登高远望的意思,但有时“瞭望”还有另一种意思,即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2.联系课文想一想:郑成功分别在“望”什么?心里又会在想些什么? 答:①第一次郑成功在望宝岛台湾,他会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②第二次郑成功在望自己的庞大舰队,心里想:我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我有信心取得战争的胜利。 3.郑成功明明知道大海那边是宝岛台湾,他为什么还要故意问卫兵? 答:郑成功要士兵不要忘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也说明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决心大。__ 4.他慷慨激昂地对卫兵也是对自己说的话表现了他此时怎样的心情? _答:表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坚定决心和他热爱祖国宝岛,憎恨侵略者的情感。__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片段)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这段话主要写了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和朋友 。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3个场景,分别是: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叮嘱送礼物、肖邦接杯登车去,这段话中,通过对人物语言 、神态 、动作的描写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特殊礼物”指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 ,埃斯内尔送它作为礼物的目的是 要让肖邦永远记着祖国,无论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人民。 3.从肖邦的表现中,可以感受到肖邦对祖国的无比依恋和热爱。 ☆4.“学贵有疑”,读了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出来吗? 我的问题:【同上第2题】 我的答案: 5.这个感人的场面让你想到了哪些“送别”的古诗句?请你写出两句。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最后的姿势(片段)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1. 用“ ”画出描写地震来临场面的句子,读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