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docx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平阴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B.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4.《汉书·循吏传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该史料反映了 A.蜀地私学迅速发展 B.蜀地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学官主教儒家经典 D.文翁推广了蜀地教育经验 5.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 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 6.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7.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鋤、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 C.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 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8.东汉中期的顺帝在继位前历经磨难,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革新政治,把汉文帝作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楷模,认为当时国家的残破局面正是由于“政失厥道”这表明他 A.主张遵循黄老之术 B.反对治国尊崇儒术 C.强调治国外儒内法 D.推崇孔子礼制思想 9.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B.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D.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 10.诗能叙史。从唐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 A.夜市商业繁荣 B.市的管理制度已经发生变化C.草市设施齐全 D.商业活动完全突破时间限制 11.隋唐时期,皇帝布施土地现象普遍存在,成百上千顷土地被授予或布施给寺院,一些寺院甚至“田连阡陌”。这种状况的发展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C.影响儒学的正统地位 D.造成国家的积贫积弱 12.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他极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 A . 改变了王、吴二人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B . 彻底否定了写实、形似的主导思想 C . 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 D . 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 13.宋代商人被认为是“能为国致财者也”,商人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不再列入“市籍”,其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商人还取得了科举入仕和从政为官的权利。这些均表明当时 A.财政问题推动税制改革 B.商税成为财政支柱C.工商皆本思想初步产生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14.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