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定义与分类;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进展快,全身毒血症状明显,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累及瓣膜后常迅速导致瓣膜损害,且易出现转移性脓肿。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缓,病程长,全身毒血症状轻,其致病菌以链球菌多见。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远较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
; 近年来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减少,而人工瓣膜、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和静脉药瘾者更多地成为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器械治疗的增多,器械相关的心内膜炎也日益常见。因此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新版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中摒弃了传统的心内膜炎分类,采用了新的分类。; 新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及是否存在心内异物将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4类:
左心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左心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中瓣膜置换术后1年内发生的心内膜炎称为早期人工瓣膜感染心内膜炎,术后1年以后发生心内膜炎称为晚期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
器械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发生在起搏器或除颤器导线上的心内膜炎,可伴或不伴有瓣膜受累)。
;心内膜炎也可以根据感染来源分为:
社区获得性心内膜炎
医疗相关性心内膜炎(院内感染和非院内感染)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流行病学;病因;自体瓣膜的感染30%~65%由链球菌所致,而人工瓣膜的感染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
长期静脉注射毒品者瓣膜的感染57%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其次为肠球菌(占10%)。
此外,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致病菌还有立克次体、衣原体及支原体等。
;易患因素1;易患因素2;易患因素3;易患因素3;心脏器械(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感染(Cardiac Device Infection,CDI)的发生率直线上升 ,CDI的发生率报道不一。而且起搏器植入后感染的发生率还因植入部位而不同,脉冲发生器置入腹部的感染发生率为19.9%,置入胸前的发生率为0.13%。而ICD的发生率估计在0.7%~1.2%。
某些心脏病的诊断操作包括心内膜活检以及静脉高营养插管等均可直接损伤内膜,成为细菌侵入的病灶,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易患因素4;易患因素5;这种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右侧心脏瓣膜,其中三尖瓣占78%,二尖瓣占24%,主动脉瓣占8%。
三尖瓣赘生物易脱落引起肺栓塞是本病特征,75%~93%的静脉注射毒品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前心脏瓣膜正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构成(2005-2008年阜外医院);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构成(1989-1999年阜外医院)
例数 %
先天性心脏病 75 34.9
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34 15.8
室间隔缺损 23 10.7
动脉导管未闭 5 2.3
马凡氏综合征 3 1.4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2 0.9
房间隔缺损 2 0.9
法乐氏四联症 1 0.5
其他 5 2.3
风湿性心脏病 65 30.2
联合瓣膜病 36 16.7
单纯主动脉瓣病变 17 7.9
单纯二尖瓣病变 12 5.6
无基础心脏病 36 16.7
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32 14.9
其他 7 3.3
合计 215 100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构成(1976年-1986年阜外医院)
例数 %
风湿性心脏病 45 54.2
先天性心脏病 25 30.1
无基础心脏病 8 9.6
其他 5 6.0
合计 83 100
摘自秦学文等:感染性心内膜炎83例临床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1989,4:30。;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此外,赘生物还可以导致瓣叶变形、穿孔,主动脉瓣或三尖瓣上细菌病灶可伸延至心室间隔邻近的心肌,引起心室间隔穿孔。赘生物形成导致心内结构的破坏,可并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赘生物脱落可形成周围动脉栓塞、脓肿和细菌性动脉瘤。
右心赘生物脱落可引起反复肺栓塞,继而引起细菌性肺栓塞、肺脓肿、胸腔积脓。
;颅底动脉滋养动脉栓塞后管壁出现囊性扩张,形成细菌性动脉瘤,常见于动脉分叉处,动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推荐!)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报灯名》教案教学设计.pdf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利用酿酒废水和秸秆制备有机肥的方法.pdf VIP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4年3月修订).docx VIP
- 力劲DCC400吨压铸机说明书.pdf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考试含答案.docx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英语报刊选读词汇特色.ppt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笔试含答案.docx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