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总动员)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和感情(练)(含解析).docVIP

(寒假总动员)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和感情(练)(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假总动员)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和感情(练)(含解析)

专题10 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与感情——练一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得雨四首(其三) [清] 宋湘① 笠影千塍外②,莺声一路中。草从今日碧,花又去年红。 细细失犁把,浮浮有水虫。忧愁复辛苦,无限慰邻翁。 【注】:①宋湘:广东嘉应州人(今梅州)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政声廉明的清官。这首诗作于其惠州丰湖书院院长时,当时惠州遭受了长时的春旱。②塍(chéng),田间的土埂子,小堤。 (1)这首诗前三联描写的“得雨”后的景象有什么特征?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得雨”之后邻家老翁的情感怎样?诗人在尾联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山居十首 陈造 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 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 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 残年温饱尔,外此亦何须。 (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形象。(6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岸帻 (宋)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很明显,词人将青山明月人格化,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明月与我之间的融洽,性格的相似;而从意境角度,明月高悬的清辉,溪水的清澈渲染出凄清的氛围,与词人被罢官后的孤寂、忧愤相一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③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④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③明河:银河。④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 (1)上阕“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下阕“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全篇加以分析。(4分) 【解析】 6.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林空鹿饮溪”一句描绘的景物,是作者远观所见还是近观所见?请说明理由。(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时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任意一联诗句分析。(4分) 涉“景”与“情”两个方面。如首联写的是作者眼中的鲁山:千万座山峰时高时低,恰恰和诗人爱好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