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20 _a_考古-捻金线().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03-20 _a_考古-捻金线()

《考古》2013 年第 2 期:97-104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捻金线的制作工艺 杨军昌 张静 姜捷 关键词:唐代丝绸 捻金线 织金锦 蹙金绣 Keywords: Tang silk, twining gold thread, Zhijinjin (gold-woven jin-silk), Cujinxiu (gold couching embroidery) 摘 要: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丝织品种类齐全、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唐代丝绸的宝库”, 尤以用捻金线的织金锦和蹙金绣最为珍贵,形成了法门寺丝织品的一大特色,成为研究唐代 金线装饰工艺、艺术和历史的珍贵资料。本文选择法门寺地宫出土捻金线为研究对象,通过 显微镜和 SEM 的观察,反映了捻金线和芯线的形貌,揭示了捻金线和芯线的结构特征,并 测量了相关尺寸等;通过 EDS 分析检测,对捻金线的合金成分进行了检测,为系统研究古 代纺织品中的用金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7 年法门寺塔基地宫的考古发掘中,出土大量丝织品,其中有一部分使 用了捻金线作为装饰材料「1」,因而形成了法门寺丝绸织造技术和装饰技法的一大 特色,成为研究唐代捻金线装饰工艺、艺术和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由唐代捻金 线派生的织金锦和蹙金绣等工艺,对后世纺织品中的用金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比如唐锦、蜀锦、宋锦、云锦等,尤其是云锦,以用金线为其特色。2007 年 4 月出版的《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中,收录 38 件纺织品标本(见表 1),其中大 多为残块,这其中包括蹙金绣制品 9 件(其中之一见图 1)、织金锦制品 6 件(其 中之一见图 2),还有 1 件“土红色地刺绣夹包袱”应用了捻银线。 2001 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合作 开展纺织品的保护修复,建立科学的古代纺织品保护实验室,其保护修复的纺织 品文物主要是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织品。2002 年,中德纺织品保护小组在编号 为 T68 的包块中,揭展开 7 件衣物,其中就发现有捻金线丝织品(图 3)和捻金 捻银线丝织品(图 4)「2」。 本???主要以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丝织品中的捻金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 微观察(OMA)、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在对捻金线的金箔 层、背层、芯线等进行系统观察与分析检测的基础上,以系统研究唐代捻金线的 材质和制作工艺。 作者:杨军昌、张静,西安市,71005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姜捷,宝鸡市,722201,法门寺博物馆。 附表 1:《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中发表的丝织品统计表 序号 名 称 是否有捻金线 编 号 备 注 1 檀香木函内残绣袱 ★蹙金绣 FD4:024-f2 报告 P254 2 土红色地刺绣夹包袱 捻银线 FD5:042-f3 报告 P254/P255 3 宝相莲纹残绣袱 ★蹙金绣 FD5:024-f2 报告 P257 紫红罗地绣大宝相莲 4 ★蹙金绣 FD5:024-f1 报告 P257 花夹袱 5 十四字出蔓草纹绣袱 FD3:002-2f1 报告 P258 素罗地石竹花飞鸟残 6 FD3:002-2f2-f8 报告 P259 绣片 7 7 紫红罗地蹙金绣案裙 ★蹙金绣 FD4:022-1 报告 P260 8 紫红罗地蹙金绣半臂 ★蹙金绣 FD4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