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以来的管理机制MicrosoftWord文档.doc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以来的管理机制MicrosoftWord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以来的管理机制MicrosoftWord文档

?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以来的管理机制 ?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以来的管理机制及灌县水利衙门(水利府) 一、堰官设置的历史 李冰修建都江堰后,留下一支管理堰工的机构,负责工程管理和维护,兼理地方民情,这机构就叫湔氐道。汉升湔氐道为湔氐县,另设水官“都水尉”、“都水长”等管理堰务。汉灵帝(156年—189年)时设置“都水椽”,属于“水衡都尉”、“内史”和“主爵都尉”的属官,专职负责维护都江堰渠首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安的汉代古城中出土的“蜀都水印”的泥封,以及1974年,在安澜索桥附近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刻像,有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汉灵帝年号,公元168年)“都水椽”字样,可资佐证。 此后,三国蜀汉时(221年―263年)丞相诸葛亮在视察了都江堰后认为“此堰农本,国之所资”,?“调征丁夫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乾隆灌县志》P52。]”除承前制在都江堰设置堰官外,并,派遣了一支1200人的堰兵队伍,由五虎将之一的马超率领以护堰。 曹魏灭蜀后,在都江堰设“晏官令”,兼管堰务。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在益州分设剑南东川、剑南西川节度使。都江堰事,由西川节度使下设员专管。 宋初,由益州知事、成都府事分级管理。中期在成都路设转运判官,管理堰事。 元代亦如宋,地方兼管水利的为判官,位于知州、同知之下,与县令平,为正七品。 明初,省、州以下立县,都江堰事由灌县知事兼理。因无专人管理,堰务废驰。弘治三年(1490年),派刑部员外郎刘世熙升任“按察佥事”,主持都江堰维修。后又设“按察司佥事”、“水利道”等专门机构负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二、清代的堰官设置和水利衙门 清代,再次设置管理都江堰的堰官—水利同知,而且水利衙门遗存—水利府在灌县老城区保留至今。 清雍正六年(1728),改成都军粮同知为成都水利同知。雍正十二年(1735),水利同知府由成都迁到灌县县署右侧原典吏署,管理都江堰。初名管粮水利厅,又称成都水利厅,后改为水利同知署。设东西两岸房屋,各有典吏三人,文书办理若干人;东案办理堰工;西案办理懋、抚、绥、崇、章五屯粮饷,属成都府,由布政使统其事。后罢西案,保存东案;设冬、春两班典吏二人,经理堰务,并设水勇二十四人,巡查河工。以后,水利府编制65人;其中官员14人(包括同知一人,典吏七人,帮书六人),由省财政发俸银(同知年俸580两,其余13人共领俸624两);差役49人,工资在原华阳县地丁税中划拔;堰长、夫头各1人,工资在岁修工程费中开支。水利知府制度延续到清末达183年之久。 光绪《增修灌县志》(1886)在“水利同知署”栏载:“在县署右,系旧捕厅署,雍正十三年以成都水利同知(级别?)移驻,建头门、仪门各三间,大堂及东西厢房各五间,二堂三间,左右客厅各一间,大花厅三间,二堂后蜈蚣架一道,左右厢房各三间,三堂五间,厨房二间。光绪九年,署同知盛时彦培修东西科房、壅壁并彩画匾额联。”?据说当时的水利府内有着三间穿逗房屋供奉着历代的治水有功官员。让神与水利知事同在,举头有神明,咫尺见前勋,激励官员为水利事业殚精竭虑不懈努力。光绪《增修灌县志》的《县治图》与乾隆五十一年《灌县志》的《县治图》为同一张图,于“县署”西面的建筑上标注“水利府”由清代县志可知“水利府”在县府以西,但以西多远?没有说明。 据中国水利协会会员、著名的都江堰水利专家吴敏良老先生考证,水利府旧址在今幸福路上段,这处遗迹于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设立,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80多岁的吴敏良是建国后都江堰水利管理机构的第一位高级工程师,《都江堰志》副主编,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及都江堰管理局的历史和变迁有过深入的研究。吴敏良老先生称,“水利府”是目前全国仅存唯一的一座古代水利衙门遗迹。之所以称之为“衙门”,是因为水利官员不仅有维护和管理水利工程之责,还有办理水务案件之权。若有破坏水利工程者或因用水而发生纠纷的案件则由水利官员进行审判,审判后再交由地方典役署去执行。 当前,在原电影院以东二十米处,一排商业店铺中间,有一条两三米宽的小巷,巷两侧交错着低矮的棚屋和陈旧的红砖小楼,进巷后十多米西侧一栋楼房是人民银行家属楼。沿着小巷前行,一座毫不引人注目的瓦顶老旧大院呈现在眼前,大厅为木梁、高约七八米,厅后平行并列着又一座较小的瓦木建筑,两厅按东、西朝向而建。据当地居民说这就是清代的“水利府”。“水利府”的使用一直延续至抗日战争时期。 三、民国时期都江堰的专管机构 据民国《灌县志》(1932年)载,民国元年(1912)改成都水利同知为水利委员,逾年,改水利知事,编制27人,仍驻灌县,隶属西川道。寻变名为都江堰驻灌水利委员,职权过小,堰将不治。……民国八年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